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中大夫宝文阁待制桂州广南西路经略安抚使兼本路兵马都钤辖柱国赐紫金鱼袋程公墓志铭崇宁四年十二月 北宋 · 程遵彦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一四
哲宗初亲政,报诰侯甸男卫张皇六师之意曰:「昔君文武,亦有熊罴之士不二心之臣,保乂王家,用端命于上帝」。
公乃辍自户部使岭服,遂经略五管,交人望风股慄效职百蛮莫不来享朝廷无南顾忧
今天嘉之,宠以宝文阁待制,赐诏褒谕,又加中大夫
拜手稽首,上千万岁寿。
未几公请辞位,留之不得去。
一日病,见宾客家人语感遇上恩之意。
未既,晏然逝于桂州之使宅,时崇宁三年七月十六日也。
一方怀之,皆绘其像,为立祠
其孤扶丧还乡,过城下遵彦往哭且吊。
乃曰:「葬有日」。
授以行状,泣请铭。
敢辞
公姓程氏,讳节字信叔
上世赵之忠臣婴,其福祚与国无穷
元鼎中封成信侯
陈武帝时开府仪同三司灵洗,谥忠壮,有武略,保新安郡,出民涂炭,尤有功
其后子孙蕃衍,散在天下,多出黄墩之裔。
黄墩与饶接,祠庙坟墓犹在
曾高以来,遂家浮梁
南唐偏据,皆终隐不仕
父讳暹,赠正议大夫
公在娠,蓬莱母夫人梦佛授以珠,纳之怀中
既生,仁敏警悟,有大志
儿童,每戏,指麾进止左右前后,如行军之法。
未冠诗赋
四荐春官,赐嘉祐八年进士第
得官临江军司法蕲州司户亹亹已有声动群吏之气矣。
江陵府潜江,县濒江,有堤每岁辄坏,县胥特此为市
公全申约束,惩权豪,功倍费少,逮今民弗病。
熙宁初,荆广察访使器其才,檄公度岭,招谕桂州诸蛮,就义宁县桑江寨。
著作郎同知邵州武冈县
将疆理徽、诚之地,酋首杨光率众请降天子中使传宣抚问,就赐茶药
年高,乞便养,以秘书丞就监信州都作院,转太常博士
丁正议君忧,服除,会安化叛,杀宜州守王奇将官费万,朝廷忧之,命龙图阁待制熊公本帅。
辟公管勾机宜文字
官制行,换承议郎
既至,事平。
有旨措置融州两江通接湖南飞山十州道路
公请轻骑至境上,开谕朝廷柔远之意。
酋首旧服公名,皆顿首纳款,籍土地户口,自道徽百里墉壑相望
朝廷都司孙览按视,擢朝散郎路转运判官
被旨进筑四堡寨,置佛寺,设学校,使磨诱新民
子弟迁善,知礼法解辫冠带鼓舞,用夏之风焉。
军中,闻太夫人哀,乃分屯军马解官持服
元祐初,除湖北转运判官
时罢缘边堡寨边臣谋弗臧,不知控扼要害之处,贼众果犯省地,杀汉人帅臣趣合弃地议。
条具利害以谓若不先威后怀,必败乃事。
奏上易江西转运判官,复易江淮路提点坑冶铸钱
逮满,除京东路提点刑狱公事
绍圣元年,召为户部员外郎
越月,除广南西路计度转运副使
公谓路地硗民弱,慎造狱,勿违道干誉,当奉承董劝,察奸慝,裕岁计尔。
再任岁馀,就除直秘阁、知桂州经略安抚
公因俗设教,督属郡外严边备,除戎器,阅兵马号令肃然
内邵农安富,丰财恤贫,兴学校,礼师儒
境内仍旱,精祷山川,潭龙为出见,而雨时若,年亦大有矣。
诏迁直龙图阁,再任。
相贺曰:「天子留程公以绥远方,吾曹慎勿为恶」。
交趾使人入贡曰:「两见程公,岂非天子重是老成人
我众何敢耕渔之乐,从利兵毒矢为害得全洞穴,皆程公赐也」。
见德夷人如此
崇宁元年秋安化蜂聚龙城下,肆剽略,公发兵击走之。
公曰:「今虽挫,必再出」。
阴遣四方馆使康州防御使黄忱备。
融州诸蛮果出乐善逆战大破之。
诏加公宝文阁待制,赐金紫
仍益屯柳城,尚入寇不已
公使阵于卸甲岭,复逆战,获酋首蒙光有等,并贼六百馀级,牛羊械器三万。
凶党奔溃,皆弃甲抱首,呼公职位曰:「忠孝忠孝,誓不复为盗」。
上降奖谕
于是属官军前招抚,而三万馀人乞降得旨四堡寨旧境。
乃亲领将士次古融,夷人老幼皆识公,望之涕泣拜手加额曰:「今再见父母,愿出赋租材用为王民」。
兵不血刃,役未踰月,驿铺道无不治,虽三路进筑,而用度才十之一。
诏复加中大夫
公在岭路十一年,日益老矣,乃请宫祠
入觐笃敬道家不辱不殆之戒,遂乞致其政。
大中大夫,未拜命而终,年七十有二。
公方严翼,望之若不可犯,即之温润金玉
遇事洞见表里与人反复议论,皆出人意外
边徼万里隐伏曲折,及施措纵舍,后无不验
机幕时,沈起旧以都怀失守一夕屠兵将殆尽朝廷两江事下帅司,熊公戒前车未决
公曰:「时异事异,无不可」。
熊奏委公措置,故成功
湖北杨晟台、浔江公酉知其反复,后必为害至元弃地,果二人兆祸。
湖北渠阳议论方沸,公挺然一守不惑不回,而同时官吏坐罪
邕宜州地多瘴,缘边羁縻州洞六七十处,险阻隐蔽捍御土人不可
公閒暇因事间召见,识其人才,知黄忱、岑利强可用,二人有功于边。
安化玩恩,未尝痛诛治。
饥歉赈济犒赏,多伪冒,邀乞州县,寻辄生事
公因其乞降人人必以忠孝字涅其手,故前日之患顿革。
所获首级,请监司致核,立京观蛮人之戒,兼虞它日失实之诬。
元丰中苗时中过阙登对,论岭右事神宗顾谓曰:「程节未识其面,盖奇才也」。
生平不畜声妓
天性孝悌,遇亲戚诚爱,与朋友信义
廉于财以赡宗族莫不周;
汲引故旧乡里无不尽力
寮属,辨贤否,各有礼。
监司、为将帅、为侍从,揆贤准古,莫不法度
五朝几五十年,行己遇物,时刚时柔,随用小大有适,方圆曲直如水任器,如火弥明且壮也。
文章平易,尤长表启,诗缘情体物有古人风格。
尝与弟大夫燕侍酬唱,为娱亲养志之乐。
奏议十卷表启班衣志之三集
娶沈氏,封长安县君,先二年卒。
五人:长曰礼,已逝;
次曰邻,从事郎,有学问识度,尝被荐国学
早夭
四人仲适右班殿直邵州城寨兵马监押沈羔;
季适从事郎、知永州零陵县事朱君陟;
馀嫁同里进士史廷、胡经,俱亡。
孙男三人:杲,从事郎,充广西经略安抚司书写机宜文字
升,太庙斋郎
昪,郊社斋郎
孙女一人
曾孙二人
将以崇宁四年十二月二十二日葬公于饶州浮梁县永固乡昌江万户山之阴。
遵彦蒙公知厚甚,忍泣乃铭。
铭曰:
神皇履极,一十九年。
䜜哲妙觌,知公之贤。
若水暨火,始达始然。
敷遗后昆维翰南边
其安如山,莫御如川。
□方曰召,杨休周宣
我思古人,孰可似焉?
桓桓程公,成信其先
□□□□,受祉□□。
泽及子孙,佽诗之绵。
按:江西省博物馆拓片。(陈柏泉校点洪泽小传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