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枢密院阙官劄子(十二日) 北宋 · 范祖禹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三一、《范太史集》卷一六、《续资治通鉴长编》卷四三○、《宋史》卷三一七《冯京传》
臣窃见枢密院阙官,陛下选用执政,臣不当预。
然臣忝备耳目之任,有所闻见,不敢不尽,若但避嫌形迹,恐非陛下所以任臣之意。
谨具开列如后:
一、臣六月十六日上殿面论中外未见有可相之人。
在外唯有冯京,闻真病损,亦有女嫁蔡确
臣言如此非谓便不可用也,但欲陛下知而察之耳。
文彦博亦与蔡确昏姻吴充亦与王安石亲家趣向各异,何尝相党?
趣向皆同,虽不为亲,自是党也。
冯京神宗朝为参知政事,与王安石论议不合先帝中立,亦甚倚之。
其后吕惠卿执政,又多不协,遂为惠卿所倾,因郑侠狱罢政事天下为之不平
王安石吕惠卿仇敌惠卿缴进安石私书,其一纸云:「勿令齐年知」。
安石同岁,故安石谓之齐年
先帝因此不欺,故安石罢相之日,即召成都府知枢密院
其后疾病废忘,以此罢去即无他过。
精神不至亏损陛下如欲知子细只须一使北京观之,可用与不可用,不难见也。
久在密院,经历事多,仁宗翰林学士,存者唯一人
人才难得,若复以枢密公论必皆允惬
得一前辈老成之人,与后进相参后进者亦必有所畏忌。
年垂七十,必不为欺,密院止藉其谋虑知识,宜得老成之人。
臣与素无恩分止是初作执政,臣守官京师随例旅见
后来臣一在西修书西京,臣亦止与宾客一见此外更不相接。
今之所言,采之公论,谓宜如此非独一人以为然也王安石吕惠卿论议不合多书于《时政记》,今修入《神宗实录》,可以考验。)
一、赵卨守边治军,素有威略深知兵法,善揣敌情
熙宁之初先帝一见,即知其有将帅才,骤加拔擢,委以西边之事,今已二十年。
中间讨伐安南,虽无大功,然处置南事,多之力。
先帝虽贬官,使知桂州,久不得还,盖藉其镇遏故也。
久在延州,于国实有勤劳陛下若寘在枢密,则所照管不独鄜延一路西北二边蛮夷之事皆可访问
庙堂谋虑,动系天下安危,岂比鄜延一路也?
臣窃料朝廷以守延州者难其人,故未用
臣愚以为若使自择一人可代己者,必须得人
是臣叔母之兄,叔母已亡,有此亲嫌若果,臣自当引避
不敢以亲之故不言陛下臣僚中熟边事,实未有者。)
右,取进止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