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介之再求京状 北宋 · 郑侠
 出处:全宋文卷二一七三、《西塘集》卷六
某闻之,道之于世,未有出处语默不观夫会通象时之宜,而可以行者
故时屈则屈,时伸则伸。
伸屈无常惟其时可焉。
其所以退不为矫,进不为妄,而道无不行者也。
今夫天地阴阳之和以生,则枝者、蔓者、华者、实者、飞者、游者、孕者、伏者,虽蚊蝇之微,蠛蠓之细,无不群动汇出长呼而远应也。
凄风怒号高原繁霜,则归根反元,遁匿潜伏,阒无见而默无闻也。
物且尚然况于人乎?
是故知伸而不知屈不可与言出;
知屈不知伸,不可与言处。
或出或处,或默或语,莫之适不滞一方一曲然后可与语夫道,可与语夫道,而后可与有为
可与有为而后可与有行也。
夫以百岁之身,日夜相半,而幼稚耆耄,与夫疾苦哀乐之变,又相半焉。
其得泰然于其抱,伸己而及物者,为能几日?
岁月迁徙,时不暂停,士之不幸而生于昏乱往往白首山樊而上之人莫之闻知也。
幸而圣主在上贵人达官之为耳目外者,明若日月,此皆千载一日之遇,而不知几变,又将缄闭遁缩而不自见
若仰焉而莫之察,使有志天下者,常若阒无睹而默无闻焉,可不痛惜哉!
是故见几之作,不俟终日,而士之伸于知己,如越石父之于晏平仲不为过也。
不肖,少不知苦学,故涉道甚浅,而所得父兄师友教训不为不至
一善言,则拳拳服膺不敢失。
上遇之明,又得以寸禄而从士大夫之末。
其心自以为诵书不必多,学业不必广,惟所见闻而不违先王训典,斯行之,足以为善士矣。
是故,虽一掾尉之末,敢不自竭其愚。
天与之幸,得伏事旌旆之下,不特累岁教诲,懋其所不逮,又不以为不肖从而荐之于朝,以为充县
部司廉按之过此者,又从而盛称饰之。
然则,公之于某,岂徒平仲之于石父然哉?
今兹自已,若殊不知度己,贪得不足然者,以士之患不在乎行己之难,而在乎遇知之难。
某之蒙知爱左右,此千载一日之遇也。
果有丝发藏之肺腑而不自见,乌在其为知己伸哉?
窃以今岁荐削,尚有职状未发,近制许以职官状充京削
某之不肖上赖明公羽翼维持之力,于令状既有馀矣,独京状为未有
果蒙终始矜念重赐拂饰,他时一县一邑而有京秩之望,又自门下始,则生成恩赐天地覆载之力也。
越石父,一鄙人也,犹知默默逐捕,而独伸于晏子
之无状,自以今日进为不妄,而庶几于知所伸,明公必加察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