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公馀堂记 北宋 · 黄裳
 出处:全宋文卷二二六四、《演山集》卷一七
千里民有望于刺史者,其始有事焉,皆求循理而复,必待刺史能为义礼之政以应我。
其次有情焉,同欲及时而乐,必待刺史能为礼乐之游以导我,然后如其志。
不然遂欲作民欢声和气,以却虎蝗,以消霜涝,以散盗贼,以登桑麦,收循吏名实未知可也
然则刺史者,不亦有道乎?
有駜序言僖公君臣有道」,其诗曰:「夙夜在公在公明明」,所谓无不为者也;
夙夜在公在公饮酒」,所谓无为者也。
自无不为以至于无为,其贤人有道
然而在公明明」,不至于苟劳,无以自适,故其诗曰:「振振鹭,鹭于下。
咽咽,醉言舞」。
「鹭于下」,臣之集也;
「醉言舞」,乐之至也。
在公饮酒」,不至于大肆无以自守,故其诗曰:「振振鹭,鹭于飞
咽咽,醉言归」。
「鹭于飞」,臣之散也;
「醉言归」,乐之节也。
有礼制中,有乐以导和,人心感而天时应,故其诗曰:「自今以始,岁其有。
君子有谷,贻孙子」。
然则公馀之乐,惟有道者得之
有政无乐不足以有感而况为乐失政,与夫二者并废乎哉
是故晋僖公失道,遂不及知礼所在
唐之遗俗,悯其劳苦顿瘁老死而后已,故教之曰:「蟋蟀在堂,岁聿其暮。
今我不乐日月其除」。
苟使僖公有乐,其本不出于道,易为物所溺,故戒之曰:「无已太康,职思其居。
好乐无荒良士瞿瞿」。
然则政与乐,僖公皆未之逮,不足以望鲁,岂待较而后知哉?
某侯为州谨始,日与其属振堕坏,整破阙,发隐奸,遣滞讼未几凡要目数各从其类,纲纪遂立,庶司群案承式举行,遂号无事
民则岁丰而义重,吏则日閒而兴长,始有公馀之计,为堂于山水间。
旂鸾所临,大小之民从公于迈,清旸翠阴欢笑远近,或驰驱于郊,或鼓考于庭,栖侯鹄,立壶马宠辱君子胜负兕觥其觓,不醉无归
是时斯民门无苛追,廪有陈积,亦可以行其乐矣
故其从使君游也,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使君其无疾病欤,何以能为乐也」!
当其酒行请歌有駜》之三章以为使君寿,吾知其无愧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