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范忠宣公墓志铭建中靖国元年四月1101年4月庚子 北宋 · 曾肇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八三、《曲阜集》卷四、《文章正宗》续集卷六、范忠宣集·补编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元符三年,今皇帝即政虚心求贤,首访遗老
时故丞相范公武安军节度副使安置永州即日中贵人湖南,致上及皇太后命,劳赐甚宠。
所咨皆国家大体,盖将属以重任
初授光禄卿分司南京,道进右正议大夫提举嵩山崇福宫
不数月,以观文殿大学士中太一宫使召。
使者问赉相属,公以疾辞,遣国医往视,公固请颍昌里第
上察不可强起,许之,然每对辅臣以不见公为恨。
手诏公曰:「卿有忠言嘉谋宜时陈奏,以副朕眷待耆德求治之意」。
既而公疾益侵,请老不许
建中靖国元年正月癸亥薨,年七十有五。
上闻震悼
皇太后崩,不视朝,间对辅臣语及公,辄动容
常赗外赐其家银三千两,赠开府仪同三司,敕颍昌河南给其葬事,赐「世济忠直四字,曰:「以是书于墓隧碑首」。
诏葬为辍视朝
有司节惠,谥曰「忠宣」。
四月庚子,葬公河南尹樊乡万安山之原。
公讳纯仁字尧夫
曾祖唐国公讳赞时
周国公讳墉
楚国公,尝参知仁宗政事谥文正讳仲淹:皆累赠太师开府仪同三司
曾祖妣陈氏,唐国太夫人
祖妣陈氏,周国太夫人,谢氏,秦国太夫人
李氏,楚国太夫人
世家苏州文正公河南,遂为河南人
文正公议论设张,纪于国书,暴于天下有德有劳,为宋名臣
不尽施,钟于其子。
国太夫人梦儿月中,承以衣裾得之,寤而生公
五岁读书八岁能为其徒诵说书义;
十有一岁,丧太夫人哭泣成人
既长,力问学长于论议,恩补太常寺太祝
皇祐元年进士起家,历知常州武进许州长葛二县,皆不赴
文正公薨,乃出仕,以秘书省著作佐郎汝州襄城县
为政惠爱,课民种,民获其利,号其著作林。
用举者,召编校昭文馆书籍
不就签书许州观察判官事,州赖以治。
贾默知开封府,荐知襄邑县
大兴学校,士争归之。
卫士牧地民田公取一人杖之。
牧地初不隶县,有诏诘公,公言:「兵须农以养恤,兵当先恤农」。
朝廷是之,释不问,且听牧地隶县,自公始。
治平元年,以某官为江东转运判官,擢殿中侍御史
时方濮安懿王典礼大臣从官异论
公言:「陛下亲受仁宗诏而为之子,与前代定策入继之主异,请如从官议」。
继与御史吕诲等更入论奏不听,则皆纳告牒家居待罪
既而内出皇太后手书尊王为皇,夫人为后复言:「陛下长君临御奈何使命房闼
异日或为权臣矫托之地,非人自安计」。
时已诏罢追尊,趣公就职,公犹以不皆如从官议,请去益坚。
不得已,出公通判安州
在台,数言人所难言,及争濮王事,引谊据经,语斥大臣尤切,繇是名震天下
徙知蕲州,历京西提点刑狱京西陕西转运副使
召还,除尚书兵部员外郎,兼起居舍人同知谏院
未几,加直集贤院、同脩起居注判国子监
神宗初即位慨然追迹先王内修政事外攘夷狄之志,得王荆公任之,多所更张
公自还朝,即劝上毋开边隙,又言:「变改法度人心不宁
《书》曰『怨岂在明,不见是图』,愿陛下不见之怨」。
上问:「何谓不见之怨」』?
曰:「古人所谓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者是也」。
上善之,令条古事可为戒者以闻。
公作《尚书解》以进。
及为谏官前后为上言者,以休兵省事节用富民、进君子退小人爱人材、申公论为急,崇聚敛、事苛刻、亲谗佞、任偏听为戒
大则廷论,小则疏达,未听,则连章累牍苟止
其于君子小人之际,尤反覆激切无所讳避
尝论富韩公在相位不当数移疾杜门自为形迹
吕诲不当御史中丞
李师中不可守边
薛向不可任发使,均输法于大路必将掊克生民敛怨基祸
它所开陈如此
上方锐于求治,又言:「道远当驯致事大速成人材不可遽求,积弊不可顿革。
自古人君欲事功亟就,必为憸佞所乘,不可不察」。
公雅荆公厚善,至是,数言其以五霸富国强兵之术启迪人主,失天下望。
既而刘琦钱顗孙昌龄同时御史,公又言:「一言柄臣,遽以罪绌。
在廷阿附者众,奈何陛下更以法驱之」?
指切荆公,并及它大臣词气甚厉。
上察其忠,留章弗下,而公请去不已,至阖门不出
乃罢谏院,留修起居注,公固辞
执政或遣所亲谕公:「速起,且除知制诰矣」。
曰:「是以利诱我也。
不用万钟于我何加焉」?
录所上章,纳中书门下执政见之,怒,出知河中府
成都府路转运使
坐失僚佐燕游事,左迁和州,徙邢州
未至,加直龙图阁、知庆州、环庆路经略安抚使
入见,上问公兵法边事,皆对非所习,因恳辞边任不许
庆自文正公为将,有恩。
至,会岁艰,赈发以时全活甚众。
既而蓬生蔽野结实,可食,公私获助。
复为营来岁耕稼之具,岁以大穰
或言公廪贷过多遣使按视
民闻之,争先输官,比使至,无负者。
会属流人道庆称冤,按得冤状
郡将种古讼公挟情变狱,诏移狱他郡,出御史治之,逮公就对。
部人数万号泣遮道童儿相率诵诗随之,久乃去。
狱成,坐诬抵罪
公犹以它事夺职信阳军,徙齐州
齐多盗讼前守率尚威严,公独治恩信岁终犯法者,视旧减半
以丧子请罢,得管句西京留守司御史台
再知河中府,论教保甲农事甚力。
累迁朝议大夫
元丰八年夏,复以直龙图阁庆州
岁中,擢天章阁待制
召还,充侍读,又除给事中
时哲宗、宣仁太后共政司马温公入相,首革差役法。
公闻之,谓人曰:「此事当熟讲缓行不然,滋为民病
宰相职在求人变法非所先也」。
还朝,力为温公言之。
公有所建请,复言:「宰相虚心以延众论不必自己出;
自己出,则谄谀乘间迎合,而正士卷怀退避」。
是时,初改熙宁案问自首法,公奏立文太深。
又言:「四方奏议大辟有司一以八年十一月诏书从事坐死者视旧数倍,非先王宁不经之意」。
盖公虽与温公同志,及临事,有所矫正,类如此
于是人皆服公平直,知前于荆公,非苟为异也。
明年二月,进吏部尚书不数日,拜中大夫同知枢密院事
初,公还自庆,两宫亟遣中使太官膳,出手诏,问禦备西戎之策,公请罢兵弃地,因使归所掠汉人执政持之未决
会公入枢府,复申前议,又请予地之外归一汉人予绢十,两事施行
既而夏人未顺,公请陕西一郡自效不许
边臣俘番酋鬼章以献,两宫归功辅臣褒赐异甚。
公请诛鬼章塞上,以谢边人,而议者欲致其子,收河南故地,故赦不杀
其后,又欲官之,复固争,然鬼章子不至
元祐三年春,拜大中大夫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
自为执政,务以博大上意忠笃士风
枢府时,言者章惇邓绾,公皆力为救解
因言:「臣尝为诬奏坐黜今日所陈,恐录人之过太深,实系国体」。
两宫感悟即日中使手诏嘉纳
因下诏书:「前日希合附会之人,一切勿问。
言者亦勿复以言」。
既而在廷颇分朋党论议多出私意浸润之说稍行。
学士苏轼策问题,或言引用不当
韩维门下侍郎补外
公奏无罪尽心国家,弗避嫌谤,不可谗言绌。
及在相位谏官王觌坐论朋党贬,复为辩君子小人朋党之异,因极言前世朋党之祸,并录欧阳文忠公朋党论》以进。
明年,知汉阳军吴处厚蔡丞相安州所为诗传释,以为谤讪言者遂欲之死地。
执政主其说,独公与左丞王存以为不可
进则与同列争于帘前,退则上疏极论虚日
蔡丞相新州言者指公二人异论,公二人亦坚求罢,乃以公为观文殿学士、知颍昌府
防备水,后赖其利。
踰年,进大学士、知太原府、河东经略安抚使
瘗民烬骨未葬者三千馀丧,又推之一路
夏人犯边公直将佐引咎归己,累上,乃贬秩一等,徙知河南府,再徙颍昌
召还,复为右相,仍迁通议大夫
公前为相时有司请归河故道二三大臣主其议,公独争,以为壅水使高,必难成功况今公私匮乏,当缓其役。
朝廷为出近臣往视,还奏,如公言
主议不怿密启手诏督趣复固争,两宫悟,为收还手诏
公既罢,而河役复兴调发颍昌,公又上疏极论两宫然之,而役犹不辍
及公再相,又遣从官御史经度不能前说,然主议者必欲成之。
后虽暂归故道已而复决人力为之大敝,至于今未复也。
遇事不苟同列患之,或讽公。
相时御史有言,公即避位不听固请,上亦固留之。
时上亲政,于大臣中注独厚,有密荐人材者,辄以质于公。
又尝问先朝法度,公悉心以对,无所回隐
因劝上慎执政台谏官,且言:「仁宗朝委执政,而台谏实参论议可以为法然不用非其人」。
上嘉纳之。
初,公召还,宣仁尝称文正公天圣明道间始终一节,以勉公。
宣仁崩,小人争论垂帘时事公力陈太皇太后勤劳公正保佑扶持之心,请依明道故事下诏戒妄议者。
明道中诏,实文正公启之
及是,公又以为言。
御史苏轼所行制词以为讪及先朝
苏辙常论先朝法度,引汉武、昭父子为言,上怒儗非其伦,自门下侍郎汝州
御史来之邵以为责轻,之邵又论宣仁从弟高士蜀中法事
公奏:「御史在位日久,当盛时无所论;
士敦官蜀日,之邵监司未尝按谪。
一旦乃尔,其情可见」。
上之怒也,不敢自明,公独前奏:「武帝雄材大略,史无贬词
所论,事与时也,非论人也」。
上意稍解。
平日公论异,至是,人益服公为平。
时上方更用大臣公力请罢,复以观文殿大学士右正议大夫颍昌
于是元祐公卿大夫相继贬窜,公亦坐夺一官,徙知河南府
辞行,改知陈州
在位时,上尝问公:「贬窜之人,殆将永废」?
公前赞曰:「陛下及此用心也」。
因请以时叙复如法
及罢辞,上又从容谕曰:「卿虽在外,有所见,宜悉以闻,毋事形迹」。
至是,上方明堂肆赦大臣前疏吕丞相大防已下数十人终身勿徙,公即为申理,请悉追还,辞甚恳,至忤大臣意,落职随州
丧明告老大臣弗许。
明年,再贬永州
在永三年怡然自得,或加以横逆他人莫能堪,而公不为动,亦未尝含怒于后也。
公性夷易宽简,弗以声色加人,及谊所在,则挺然不少屈。
推诚好善不为忮克,尝曰:「吾平生好学得之忠恕二字而已矣」。
繇是所至,人归其仁而惮其正。
历事四世终始无间言。
自为布衣以至宰相廉俭恭逊不少加损
政府恩锡,屡斥以广义庄。
晚年南还,贫甚,得赐,辄均及属人;
前后任子恩,多先疏族
故公殁之日,幼子五孙未官。
赖上赙,乃克葬。
公之配王氏,天章阁待制质之女,有贤德,能成公志,封魏国夫人,卒永州,今举以祔。
五子正民单州团练推官
正平忠武军节度推官
正思宣德郎
正路正国
五女,归将作监主簿崔保孙、朝请郎庄公岳奉议郎司马宏承议郎蔡谷通直郎郭忠孝
民、正路,崔氏、司马二女,皆前卒。
孙男七:直彦,宣义郎
直方郊社斋郎
直雍、直英、直清、直举、直儒。
女一,曾孙一。
文正公四子长子少有大志不幸疾废,公与叔季,克世其家。
而公忧国爱君不以利害得丧二其心。
刻意名节难进易退,虽屡黜废志气弥励,人以为文正公之风焉。
其在朝廷,务奖进人材,故天下善类公用以为消长
有文章论议三十卷,而论议之文,实传天下
主于平恕不为已甚
世谓使其言行熙宁元丰时,后必不至纷更
尽用于元祐中,必无绍圣大臣雠复之祸。
今上虚己待公,天下亦幸公复用而公不能朝,以至不起哀哉
既病,口授诸子遗奏百言读者益叹其忠。
初,公南还,道遇故唐义问,属以后事,比薨,义问适守颍昌,果赖其力,其前知如此
某晚游公门辱知厚甚,手书诿以铭文,谊不得辞
铭曰:
远矣范宗,陶唐其系。
更夏商周,保姓受氏。
晋宣子,以告穆叔
非不长,止曰世禄
孰为不朽有人
若公父子,再秉国钧
有德有言百世弗泯。
诸生,至位丞相一节不回,虽老犹壮。
御史抗议,公惟守礼
谏垣建白,公不言利。
封疆之画,休兵庙堂之论,公则持平
利害异趣砥柱
爱恶相雠虚舟
世夸以争,公避不有
众所惮行,公惟恐后。
堂堂嶷嶷社稷臣
正色四世,屡亨屡屯。
白首南迁纵心顺命
已僵复起天子之圣。
有泽在民,有谋在国。
寿非不多,人以为啬。
惟其卓伟山高日赫
归从先君嵩洛之侧。
念公贤,形于诏墨
后人来咨,不假方册
请视丰碑世济忠直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