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张公文后序 北宋 · 吕大临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八六、《国朝二百家名贤文粹》卷一五五
祥符天禧间,以辞学久官,为一时名卿者,有集贤院学士给事中张公,博闻强识笃实忠亮,历书馆,备史官者二十年。
是时天子巡狩四方尊礼儒学,其登延访问赓载歌咏未始不在从官之先。
凡典籍谬讹,仪章未讲,多识旧闻折衷惟允,学士大夫有考必稽焉。
公之没,遗稿藏于其家而未传也。
元丰二年春,公之曾孙伯子革以遗文二十卷其所吕大临而告之曰:「昔者诸父少罹闵凶侨寓关中不克归,惟是吾曾祖集贤绪言,盖未之闻也。
尝累访之东都诸族,久之弗获。
熙宁末叔父文君被召还馆,始得其书于从祖父殿直君之家。
于是公没五十年矣,意将散亡不传,而从祖父独能存其完书,又不幸崇文不禄不克叙次
革谨藏以须,惟恐失坠
从祖父有命,将传于时,畀求文以叙,惟子言之毋辞」。
大临亟谢不能,而不得已焉。
窃思君子之事其先,其祭也必齐,其齐也必思。
虽其居处笑语之常,志意乐之异,未始斯须或忘于心。
况如公之文章一出德意不为夸淫浮靡之辞。
指说之要,厚人伦,乐循理,仁民物亹亹好善有古君子长者之言,岂特笑语乐之比乎?
记称君子论撰先祖之美,以有善不知不明,知而弗传为不仁
则是书也,固在于可传
又尝闻之,「自仁率亲,等而上之至于祖,名曰轻」。
仁人孝子达孝子之心,则等而上之,虽至于祖,亦不忍加亲之重。
是以继亲之志,述亲之事其祖,而不改亲之故焉。
斯道也,先王未之有行,而武王、周公实行之。
故君子谓之达孝
斯文之于集贤,行斯心者也。
嗣其业,访其书,虽终身弗措
伯子也,又不替诸父之志,述而藏之,则达孝之心为有继,而斯文之传益不疑君子矣。
公讳复,字元易
崇文讳载,殿直名威,皆公孙
汲郡吕大临序。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数据查询中……
数据查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