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张御史行状 北宋 · 吕大临
 出处:全宋文卷二三八七、《伊洛渊源录》卷六、乾隆《凤翔府志》卷一○、乾隆《郿县志》卷一二
君讳戬,字天祺,少而庄重,有老成之气,不与群童狎戏
长而好学不喜为雕虫之辞以从科举
父兄敦迫,喻以为贫,乃强起乡贡
既冠,登进士第,调陕州阌县主簿,移凤翔普润县
秘书省著作佐郎,知陕州灵宝渠州流江怀安军金堂县事。
太常博士
熙宁二年,超为监察御史里行
明年言事出知江陵府公安县,改陕州夏县
转运使举监凤翔府司竹监秩满,以熙宁九年三月朔旦感疾卒,享年四十有七。
君历治六七邑,诚心爱人,而有术以济之。
力行不怠所至皆有显效
视民之不得其所若己致之,极其智力,必济而后已。
灵宝采梢,岁用民力,久为困扰
至则访其利害纤悉得之
乃计一夫之役,采梢若干,以计其直,请命民纳市于有司而罢其役,止就河壖为场,立价募民采伐给用
言于郡守监司,皆不之听。
后以御史言于朝廷,行之。
竹监岁发旁县夫伐一月罢,君谓无名使民,乃籍隶监园夫,以日月课伐,以足岁计
为邑养老恤穷皆有常,察恶劝善皆有籍,钩考会计密察不苛,府吏束手听命,举莫能欺。
尝摄令华州蒲城蒲城剧邑,民悍使气不畏法令斗讼寇盗倍蓰他邑。
异时令长峻法治之,奸愈不胜
君悉宽条禁,有讼至庭,必以理敦喻,使无犯法
间召父老,使之教笃子弟,服学省过。
记善簿,民有小善,悉以籍之。
月吉俸钱酒食,召邑之高年,聚于县劳之,使其子孙侍,因劝以孝弟之道。
不数月,邑人化之,狱讼为衰。
熙宁初,上初即位登用大臣,将大有为,以御史召。
君喜以为千载之遇,间见进对未尝不以三代之事进于上前恻怛之爱,无所迁避
大要,启君心,进有德,谓反经正本,当自朝廷始。
不先诸此,而治其末,未见可也
事有不关兴衰者,人虽以为可言,皆阔略不辨
既见,而新政所更,寖异初议,左右迩臣不以德进。
君争之不可,乃告诸执政执政笑而不答。
君曰:「戬之狂易,宜其为公所笑。
天下之士笑公为不少矣」。
十数上,卒不纳,乃叹曰:「兹未可已乎」?
谢病不朝居家待罪,卒罢言职
去位未尝谏草示人,不说人以无罪
天下士大夫闻其风者,始则耸然畏之,终乃服其厚。
公安改知夏县,县素号多讼,君待以至诚,反复教喻,不逆不亿不行小惠,讼者往往扣头自引
不五六月,刑省而讼衰。
未几灵宝之民遮使者车请曰:「张君,乃吾昔日贤令也,愿使君哀吾民,乞张君还旧治」。
使者欣然,听其辞而言于朝。
去之日,遮道送,不得行
父老曰:「昔者人以吾邑之人无良喜讼,自公来,民讼几希
是惟公知吾邑民不喜讼也」。
言已皆泣下。
笃实宽裕俨然正色
喜愠不见于容,然与人居,温厚之意,久而益亲。
终日言,未尝不及于义。
接人无贵贱疏戚,未尝失色一人
乐道人之善,而不及其恶;
乐进己之德,而不事无益之言。
其清不以病人,其和不以夺志
鸡鸣而起勉勉矫强任道力行,每若不及
德大容物沛若有馀。
自省小有过差,必语人曰:「我知之矣,公等察之,后此不复为矣」。
重然诺一言之欺,以为己病。
少孤,不得事亲,而奉其兄以弟,就养无方极其恭爱。
推而及诸族姻故旧,罔不周恤
有妹寡居,子不克家,君力为经其家事
内外之限,制财用之节,男就傅,女有归。
诚意恳切,不弛其劳,人以为难,而自处裕如也。
有一二故人,死不克葬十馀年,君恻然不安,帅其知识合力聚财,乃克襄事
其兄载重于世,常语人曰:「吾弟德性之美,吾有所不如
其不自假,而勇于不屈,在孔门之列,宜与子夏后先。
晚而讲,学而达」。
又曰:「吾弟全器也,然语道而合,乃自今始。
有弟如此,道其无忧乎」?
暴病卒,载哭失声,如不欲生。
将葬,手疏哀辞纳诸圹,曰:「哀哀吾弟,而今而后战兢免夫」!
是月还葬,以从先大夫之兆,将求有道者以铭其墓。
大临惟君之善,有不胜书,要其大者,盖其力之厚,任天下之重而不辞
其气之强,笃行礼义无倦
其忠之盛,使死者复生无憾
是宜得善言以传诸后,敢次其状以请。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