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策问第四十(复贤良方正科 北宋 · 刘弇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五八、《龙云集》卷二九
问:以言取人,则迹掩于浮誉之易移,而实丧于繁文之每胜,然考其犹有补者,其贤良方正乎。
孝文亲策晁错于庭,其后千有馀载,虽贤君磊磊更出,治世凛凛相望,然褒然之诏不害岁下,莫举之罪时议礼官,则诚以贤良方正佽助人主不少故也。
是以一雨旸之不若一日月之薄蚀,民焉有未知利疚,国焉有未讲之隆替一旦操笔天陛之旁,皆得列而言焉,决游氛蔽亏,增白日末光
所谓不讳之朝,盖不过如此奈何其罢之哉!
彼说者不过曰:君子恶讦以为直,又其记诵琐琐,初非经奇,是应罢耳。
曾不知得一通春秋》、明王体,如汉之董仲舒,复一奋不顾身排斥大阉,如唐之刘蕡,则彼贤良方正,独何负于得人哉!
自更科以来豪杰魁磊之士抱器业、蓄愤懑,思欲一吐胸中之奇者,几人于兹矣。
且罢之诚便,则古不宜有是科也。
日者固已复诗赋矣,岂诗赋可复,而是科未可复乎?
抑亦复之,固自有渐乎?
将复与不复未足科举增损也?
愿闻所以,不吾隐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