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五代 宋 · 何去非
 出处:全宋文卷二五六七、《何博士备论》卷下、《历代名贤确论》卷一○○
唐以陵夷蹙弱遂亡天下
真主未兴,五代之君遂相攘取,朝获暮失,合其世祀不数十年
自古有国,成败得丧未有如此之亟者。
然窃观之,莫不皆有所以必至之理也。
梁祖起于宛朐群盗之党,已而听命之唐,鞭笞天下,以收神器,亦可谓一时奸雄
然及其衰暮,而河汾李氏基业已大,固当气吞而志灭之矣。
借使不遂及于子祸,则其后嗣有足以庄宗之抗哉?
此梁之亡不待旋踵也。
唐武皇假平雠之忠义发迹阴山转战千里,奄践汾、晋
及其子庄宗兵威霸业,遂夷梁室而王天下可谓壮矣。
天下略定强臣骄卒遂至不制一倡而叛之,不及反顾,而天下归于明宗
至于末帝所以天下者犹庄宗也。
夫以新造未安之业,而有强臣骄兵以乘其失政,其能自立天下乎?
晋人挟震主之威乘衅而起,君父夷虏,假其兵力以收天下,易若反掌
一朝嗣主孱昏肆虐,而戎人骄功恃强,殚耗天下不足以充其要取之欲,乃负反之,及其所以蒙祸辱不可胜言
其所自托而起者如此,则晋安得而后亡哉!
汉祖戎虏扰践之馀,生灵无所制命,起视天下,复无英雄慨然投袂作者,乃建号而应之
天下之人无所归往,亦皆俛首听役于汉。
一旦委裘,而强臣巨室已不幼子下矣。
不胜其忿,起而图之,侥倖一决,而周人抗命,卒无以禦之,而至于亡。
周之太祖世宗,皆所谓一时之雄,而世宗英特之姿,有足以天下自立者。
降年不永孺子不足当天眷命,而真人德业日隆已为天下所归戴,则其重负安得不释哉?
由是观之,自梁以迄于周,其兴亡得丧世祀如此安足怪哉,皆有所以必至之理也。
又尝究之,若唐之庄宗与夫末帝,皆以雄武壮决,转斗无前,摧夷强敌,卒收天下而王之,非夫孱昏不肖者也。
明宗之旅变于邺下晋祖之甲倡于并门,彼二王者,乃低摧悸迫,儿女悲涕,垂颐拱手,以需死期无复平日万分之一者,何也?
强臣骄兵以制其命,唯至乎此,始悟其身之孤弱无以自救之也。
夫以功就天下者常有强臣,以力致天下者常有骄兵
臣非故强也,恃勋赏之积而卒至于强;
兵非故骄也,恃战役之勤而卒至于骄。
古者揆乱定倾之主,不忧天下大计不集,而深虞大臣之或强,战士之或骄,故常先事董治之,使其操制常在于我。
是以天下既集而国家安强,举而遗之冲人弱息,而变故不作
彼以乱继乱者则不然
方其图天下之即集也,日责功于将,而责战于士。
责功之亟,则凡所以酬将者未尝恤其或至于强;
责战之功,则凡所以抚士者未尝病其或至于骄。
是以天下略定强臣骄兵睥睨骄兵强臣冀望
一旦相与起而迫之,反视其身徬徨孤立,而大事且去,则虽有平日壮决之气,持是而安归哉!
此唐之庄宗末帝所以天下者,由此故也。
嗟乎
天下于亟集而不计其既集之利害者,终亦亟亡而已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