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上扬章待制 北宋 · 华镇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四一、《云溪居士集》卷二二
某闻扬子云之论李仲元名之不彰也,曰:「无仲尼,则西山饿夫,与东国绌臣」。
恶乎
闻夫西山饿夫伯夷也;
东国绌臣柳下惠也。
商周之初,圣人遭罹事变,尚权宜以济世道,故伊尹说汤以伐夏救民,吕望凉武王剪商弭乱
伯夷后世不知其义,奸臣贼子窃名节以营私纪纲荡析而不可救
伯夷不义武王之事,耻食其采薇首阳之下,至死不顾
春秋时周道衰而王泽竭,天下之士不及中庸贤者过之,而放于甚高;
不肖不知勉,而溺于污陋。
非逐鱼鸟,狎麋鹿枯槁憔悴山林江淮之上,则甘言令色胁肩谄笑浮沉俯仰高门悬箔之下。
展季(原阙。)者既失,而隐者亦未为得,于是直道事人三黜不去,进不溺于污陋之俗,退不为高之事。
二人者,咸以圣人之才,因时制行,振颓纲,矫流俗而立名教者也,故孟子谓之百世之师
使百世之下闻其风者莫兴起,虽鄙薄贪懦之夫,化而为宽厚廉洁有立之士。
清风峻节,盖已如泰山北斗
高明峻拔,出于列星之间、众山之表,不可得而掩已。
然而仲尼则犹未免西山饿夫东国绌臣委弃泯没尘垢之下;
又况乡党衡荜间,以行义自律刻饰文彩而志乎为君子者,苟未题品师儒宗主之门,则安能武英躔,曳裾文囿度越夷等,光映人表哉!
此古之怀奇抱识之士,所以青云慷慨叹息高明之家者也。
恭惟官阁下,茂识少成广誉夙著。
右文多士之际,以行义修洁道术高妙问学辩博文章温雅英华辟宫步骤俊造,冠秀异而登籍,射甲科中第
入更台阁,出拥麾符。
公清温雅之望蔼于朝廷中和乐易之化洽于州郡。
隐然儒宗硕德为时老成
绪言所收,清议斯允,虽附骥尾而致千里,托鸿毛而逸层霄未足其高远也。
某材非翘秀识虑不敏幸赖父兄好善,幼承义方之训
七年,使诵书
七年学文
七年,而应科举,逮两尘乡版叨窃名第,二十八岁矣。
心思弗竞,怯于计虑不能商略多寡封殖货财
筋骨不及中人趋步跪起,少遽则气乱而色动不足以甲兵,备行阵
性复不善饮酒不知博奕
从仕以来徒劳之馀,无所用其力。
夏日舒长寒宵漏永,官曹事隙筋骨未疲,惟弦歌诗书,寻阅传记,稽其成败,揽其馀芳而已
每谓慕学而不知道,则虽勤而无得,或溺于异端,而无所折衷,则虽多而无所于今未足适事
传圣人之道者莫如六经,作《六经论》。
三代而上帝王之事,前圣言之详矣。
两汉以来得失之迹,成坏之由,史氏虽备,有可言者,作《两汉》《三国》《晋》《唐》论凡十二篇
謏闻管见,固未能深探道真
扬搉前世,亦记其所而已
缮写左右,惟阁下矜其苦心洁己,姑察其所为。
如在所教,无惜咳嗽之馀而成就之,使无与燕雀之徒困于碌碌,某之幸也。
不识可以望此于门下乎?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