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士论 北宋 · 华镇
 出处:全宋文卷二六五二、《云溪居士集》卷一七
天下道术不明文章诞漫士行彫薄人材无取,议者必曰庠序未兴,师儒未立,教养未善。
州郡虽有学校文具者多,讲教者少;
学校虽有师儒,时聚时散,例无久计
教养之具,不敦经术,而先声偶。
近岁京师广太学,设祭酒司业博士,总阅分授,聚而讲肄仰食县官者以千数
通国大都,特建教官,专领学事
中下之郡,亦以州官兼之
经置谕说,分徒传授去声偶之小技,专经术之本业
议者之说所欲兴造者,悉施行之矣;
所欲釐革者,悉芟夷之矣。
行之几二十年,亦可谓久矣宜乎道术隆显文章温雅士行修洁人才众多
曳裾春官应书郡邑者以千万计,士不为少矣。
识量高爽身名兼全,有如郭泰者乎?
义明用,心刚不畏祸患不淫利欲有如何蕃者乎?
翻经论议,则揉杂释老道术散乱而愈晦;
缀缉辞句,则竞为缪悠文章诞怪而无纪。
轻浮荡佚憸巧污下之行,为之无愧
佻薄俊迈,指礼法迂疏
流风既彫,硕德甚鲜。
浮浅之弊未异曩日,至其漫不可考,则又过之,使议者复思声偶之习。
仲尼布衣之贱,养教衰世之士,门人高弟名科行者大可以为邦,小可南面游夏之徒,文学之士,亦足以万乘师,身所存亡,系国轻重
明天子之盛德表章经术,养平世之人,几二十年,而不得郭泰何蕃比者何哉
往年胡瑗侍讲之居吴兴吴径遗逸之在会稽也,非有天子之命,名位之重,以震叠人心张设纲纪
皆衡荜之势,韦布之人,讲修夷等之中,偃息乡闾之内。
徒以行义高洁学术该遍取重士类见知公侯
卑辞重礼,延置庠黉
鼓箧抠衣匍匐函丈
至于千里之外赢粮裹足云集麇至一郡之学,常数百人
片善可称,虽后学晚生一旦延誉,升之多士之上,人情厌伏不以为过;
悍夫豪士摈斥摧沮不齿诸生之列,咸自知咎,无或敢怨。
约束条教后来资之以为法令升堂入室之人,隐然为国名臣者多矣。
今以殊科俊人任举名士,奉朝廷之命,操法令之权,典学聚徒分经教育,而庠序不尊,生徒离散,多者百馀人,少者数十人而已
修洁之士,不尽趋向
预籍之人,类多悠悠
缓则偃足而违教,急则欢噪不逊
训导不行纲纪颓弛,而人才无益者,何哉
弊盖亦有所在矣。
孟子有言:「中心悦而诚服者,如七十子之服孔子」。
七十子之服孔子也,服其德,非服其力;
服以心,非服以势。
故学如颜渊,学之不能罢;
勇如仲由,畏之不敢迕;
辨如子贡,誉之不如已
文如子夏,辞有不能措者。
故道尊而教行,教行而人材成。
胡侍讲、吴遗逸风猷,虽未可比隆孔子,而文学行义特立一时卓绝伦类,亦有以使人中心悦而诚服者,故为世宗师庶几洙泗
又有州郡尊礼之者,故令行禁止,而教训有辅。
今诚得天下之士为祭酒司业一国之士主郡邑学校刺史县令尊礼师儒相为表里,殆可以革天下之弊。
唐制:国子监尚书省祭酒统之;
郡县之学,官长长史主之。
制置之方,似为近者。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