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程伊川文 北宋 · 张绎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三、《皇朝文鉴》卷一三四、《河南程氏遗书》附录、《记纂渊海》卷八七、《宋元学案补遗》卷三○
呜呼!利害生于身,礼义根于心。伊此心丧于利害,而礼义以为虚也。故先生踽踽独行于世,众乃以为迂也。维尚德者以为卓绝之行,而忠信以为孚也。立义者以为不可犯,而达权者以为不可拘也。在吾先生,曾何有意。心与道会,冥然无际。无欲可以系羁兮,自克者知其难也。不立意以为言兮,知言者识其要也。德輶如毛,毛犹有伦;无声无臭,夫何可亲。呜呼,先生之道,不可得而名也!伊言者反以为病兮,此心终不可得而形也。维太山以为高兮,日月以为明也。春风以为和兮,严霜以为清也。在昔诸儒,各行其志。或得乎数,或观乎礼。学者赖之,世济其美。独吾先生,淡乎无味。得味之真,死其乃已。自我之见,七年于兹。含孕化育,以蕃以滋。天地其容我兮,父母其生之。君亲其临我兮,夫子其成之。欲报之心,何日忘之。昔先生有言:见乎文字者有七分之心,绘乎丹青者有七分之仪。七分之仪固不可益,七分之心其犹可推。而今而后,将筑室于伊洛之滨,望先生之墓,以毕吾此生也。呜呼!夫子没而微言绝,则吾固不可得而闻也。然天不言而四时行,地不言而百物生,惟与二三子洗心去智,格物去意,期默契斯道,在先生为未亡也。呜呼!二三子之志,不待物而后见。先生之行,不待诔而后徵。然而山颓梁坏,何以寄情?凄风一奠,敬祖于庭。百年之恨,并此以倾。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