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知己1097年 北宋 · 张耒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五二、《柯山集》卷四六、《苏门六君子文粹》卷一八、《圣宋文选》卷二八、《文章辨体汇选》卷二六三、《八代文钞》第三三册 创作地点:湖北省黄冈市
月日,某谨因仆夫百拜献书某官:某闻古之致精竭思以事一艺,而其志不分者,其心之所思,意之所感,必能自达于其技,使人观其动作变态,而逆得其悲欢好恶微情
故工乐者能使喜愠见于其声,工舞者能使欣戚见于其容,当其情见于物而意泄于外也,盖虽欲自掩而不可得
伯牙所好者琴耳,钟子期坐而听之,而伯牙不能藏其微情
伯牙之情,岂与琴谋哉?
惟其专意一心以事其技,故意之所动,默然相授不自知也。
某自丱角读书,十有三岁而好为文
是时,虽不能通古人之意,然自三代以来圣贤骚人述作,与夫秦汉而降文章词辩诗赋谣颂下至雕虫绣绘,小章碎句,虽不合大道,靡不毕观,时时有所感发,已能见之于文字
所习益久,所亲益众,所嗜益深。
故自十有三岁至今三十有二年,身之所历、耳目所闻见,著于当世可知,与夫考于前古有得者,无一不发之于文字
不幸少苦贫贱,十有七岁而亲病,又二年亲丧
既仕而困于州县者,十有二年矣。
悲忧惊悸煎熬逼迫之情,憔悴萎苶郁塞愤懑之气,充满羡溢,盈心满怀
而又饥寒困穷就食以活其妻孥者,往来奔走率常千里
西走巴蜀南尽吴会,陆困于周秦,而水穷江淮江湖波涛鱼龙之惊荡,重山复岭猿猩猱鼯之出入大夏炎暑流金裂石,与夫雷电雨潦震恐积阴大寒烈风霰雪龟手刮肌悽怆,皆已习见安行
昼则接于起居,夜则见于梦寐,计其安居饱燠,脱忧危而解逼仄扬眉开口无事一笑者,百分之中不占其一。
又观一世之情,其所矜尚可以自振贫贱厄穷者,某素于其身无有其一。
故虽出仕四方修身治官庶几于有闻,而门单族薄,气焰寒冷,执版趋拜以见大吏,大则骂辱诟责,小则诘问陵侮,得其漠然不问弃置谁何,则过而欣然,辄自庆喜
穷愁困塞有不可胜言者,又岂独此哉!
古之能为文章者,虽不著书大率穷人之词十居其九,盖其心之所激者,既已沮遏壅塞而不得肆,独发于言语文章,无掩其口而窒之者庶几可以舒其情,以自慰寂寞之滨耳。
如某之穷者,亦可以谓之极矣。
平生区区,既尝自致其工于此,而又遭会穷厄,投其所便。
故朝夕所接,事物百态长歌恸哭诟骂怨怒可喜可骇可爱可恶,出驰而入息,阳厉而阴肃沛然于文,若有所得
某之于文,虽不可谓之工,然其用心,亦已专矣。
文章之于人心,其理之相近,与夫工人之于技,则有间矣。
某之区区,盖已尽布于此,则世之高明博达君子俯而听之,盖有不待夫疑而问,问而后知其心也。
伏惟某官以文章学术暴著天下,方为朝廷训词之臣,而不腆之文尝欲奖与。
人谁不欲自达于世之显人,而某自顾所藏,无一而可,敢书其平日之文与诗几六十卷,以辱左右伏惟閒暇而赐观焉,则某之精诚,虽欲毫发自伏,而不可得矣,公亦念之耶?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