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魏晋1085年 北宋 · 张耒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五八、《柯山集》卷三五、《苏门六君子文粹》卷四、《圣宋文选》卷二六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呜呼
魏晋乱亡,其可悲也。
国中之人,皆恐惧服从大盗之而不应举国与人犹恐不受也。
其所循致而至此者,何也?
盖其国轻久矣
国重者存,国轻者亡。
何谓重?
其人可以禦侮,旁观者有所忌,则重矣。
鳝鳣王鲔之在江湖非不大也,然渔者徒手取之,脍之俎上而无难曾不如蛇虺之据穴。
国之轻亦犹是矣。
人主非不尊,公卿大臣不畏百司庶府非不惧,然皆庸怯和易,说之如发蒙,举之如挈虚,朝之不至夕,今日之智不及明日
如是,国之存,大盗拱手举之矣。
是谓国轻。
凡人臣之能为国重者,非有服天下名节,则必有过天下才智
成汤既没,太甲失道伊尹放之,可谓乱矣。
诸侯不争,商卒以安者,伊尹之节天下所不敢议也。
晏子在齐叔向之在晋,宫之奇在虞诸侯不敢侮焉,此以名节为重也。
齐桓公兵车徜徉天下,而诸侯不敢其后管仲之智未易与为敌也。
郭子仪存而吐蕃罢兵李德裕草檄泽潞亟灭,此以才智为重也。
天下之人,其好争未尝一日亡也,非有大愧耻于其心而不忍为,则必有大恐惧于其身而不敢为。
名节者,所以愧耻天下不义
才略者,所以恐惧天下之好乱。
舍是二者,虽圣贤无他道矣。
魏之亡也,司马师杀其君如屠犬马,而大臣震悸莫敢太息王祥郑冲举国而与之。
夫是数人者,亦知是为不义也,而不敢听者,彼惟素无以动其国人,而又取诸其胸中无有也。
晋之臣,才者先叛。
王敦桓温才过一时,卒皆不臣
刘裕过数人者,而遂取之。
何则
国中之人莫与之敌故也。
夫挟好乱之资,而顾其国莫与之敌,则取之之心生矣。
故为国之患,莫大于不崇名节而消天下精锐
彼晋之公卿朝夕从事者,非毁名节,则尚无心
此时,虽有有志之士亦且去之矣。
蔡谟所以不为司徒,而曰「吾恐后世之笑也」。
天下之事,有名实,不可以不辨也。
名节者曰:「吾恶天下矫激也」。
才能者曰:「吾尚德也」。
矫激者,安能真为名节也,利至则变矣。
世盖有利不回,害至不避,而可以矫激亿之哉?
如是未免矫激,则庸庸而后可矣。
东汉之乱,而曹操之雄至死不敢取,惟畏天下之清议故也。
党锢虽弊,犹能存国,古之所谓德也。
非无才之云也,才不足以言矣。
传曰:「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
有德者有言有言不必有德」。
夫言与勇,才之类也,而仁与德必能兼之,则世有无勇之仁、不能言之德乎?
子产惠人也,谓之众人之母,可谓德胜矣,然其抗晋、楚,何其勇且辩也!
夫以无所用之质,而冒之以仁义之容,文之以礼乐之言,治国不能靖民临难不能却敌,而谓之有德,此固天下英雄之所侮也。
呜呼
为国者盍察诸此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