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抑传 北宋 · 张耒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六六、《柯山集拾遗》卷一一、《苏门六君子文粹》卷一六
昔者厉王之为恶,荡荡无制疾威而无恩,而彊禦在位掊克在服炰炰中国,则刚暴亢满者也。
卫武公之刺王也,曰:「抑抑威仪」。
先儒曰:「抑抑,密也」。
夫疏则为见,有进之道;
密则为蔽,有退之道。
故《易》曰:「退藏于密」。
故抑又为抑退之抑,《老子》曰「高者抑之使卑」也。
《书》曰「太王王季克自抑畏」,又曰「文王卑服」,则知言太王王季亦自卑抑之意。
盖裁其盛而使退,挹其满而使亏者,抑也。
临下使物之者,威也;
居上使物之者,仪也。
威能抑,抑则不至于刚暴
仪能抑,抑则不至于不逊
威仪外也,非不可以伪作,使修其威仪者,盖使之勉其德而已,故曰「维德之隅」。
治室者不先治隅也,使之治隅者,是使之治宫室而已
厉王不能道民肃心而使之成善,乃更陷溺而使之不逮,民日已罔极失中回遹不正,未戾而思乱,则虽有哲者,亦陷溺而为愚矣。
先王教民也,因民之肃心而导成之,因性之光明缉熙之。
暴君者,则哲谋肃之性,乃沦胥以使败。
武公所以深痛而首刺之以此也。
庶人之愚」,教之使明者,君之职也,不能明庶人之愚,则既有罪矣。
武公以谓「亦职维疾」,不责主使之者,何也?
盖教不中不才者,贤者之事也。
厉王之恶如此,姑无望其使愚者贤,无使贤者愚亦足矣
哲人之愚」,非疾也,其戾在此矣,故曰「亦维斯戾」者也。
周之兴,自文王之能官人芃芃棫朴不废薪槱,故济济多士,各尽其才力
故诗曰:「周王寿考遐不作人」。
当时蔽而不闻,昧而不显,谄而不陈,拙而无射者,皆有以因其才。
大至成人,幼至于小子,久至于古之人,皆有成其德。
因天下之才,备天下之用,而王业成,其后世尝陵夷人才不振矣。
宣王教养作成之,而《采芑》作。
故其人则方叔召虎、韩侯、仲山甫之徒,而其力则南征北伐,攘夷狄,复境土,而周宣以之兴。
人才兴废者,天下治乱
厉王不能使哲人之愚者贤,人才既乏矣;
使哲人愚,则人才殆尽矣。
武公所深痛厉王之乱,而原其理而告之曰:「无竞维人,四方其训之」。
夫将天下莫强焉,则实在人才奈何为是戾,而使「靡哲不愚」乎!
文王能作人而成材岂有他哉
自劝亹亹不息穆穆无间,其法象之著见于其上,倬然如云汉昭回于天。
宣王作人也,岂有他哉
遇灾而惧,侧身修行,有常德,修政事而后无不自尽以奉其上,而才人至矣。
文王修身者至,故其得人也大;
宣王修己者小,故其得人也狭。
修身能否人才废兴也。
厉王使哲人陷溺而为愚者,其原乃自夫不修己而已
武公探其本,以为将使「无竞维人」者,乃在于「有觉德行」而「四国顺之」。
无违,则人才从上而作,故天下莫能胜而四方训之矣。
夫玷者,玉之小害也,言之有玷虽不可为,然犹未伤夫大善也,而武公既已戒之使已矣
玷犹有害而悔吝或从之,言有所苟者,特无补而已未必害也,而武公又戒以「无曰苟矣」。
无欺于明者,人之所易也;
无愧乎幽者,人之所难也,而武公既戒之以所难矣。
不失于苟,则言满天下无口过,行不愧于幽,则行满天下无怨恶,而言行至矣。
武公所以自警如此者,何也?
以夫「无言不雠」,而言发乎身加乎民故也;
以夫「无德不报」,而行发乎迩见乎远故也。
枢机动乎此,则荣辱应于彼矣。
夫惟厉王之不勉于言行,故武公戒之曰:「投我以,报之以」。
盖言得而荣至,行失而辱来,如投报之各当其所也。
以为施美而报恶于此者,是以童为角,而惑小人之言耳。
木之成材可用者多矣,而曰「荏染柔木」,人之成善而致法者广矣,而曰「温温恭人」者,盖凡以柔抑王之刚,以温抑王之暴故也。
武公不使厉王明庶人之愚,而姑使之无哲人明者,所欲「听用我谋,庶无大悔」而已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