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潭山无尽亭记 宋 · 余安行
 出处:全宋文卷二七七八
潭山弋阳余安行二亲合葬处也。
循宅溪而下,望之森森然。
先妣宜人程氏,不幸元祐庚午八月二十四日
越二年壬申,葬于正月二十九日
先考不幸崇宁乙酉九月二日也。
安行大观三年春蒙恩释褐,拟东莱掾。
政和辛卯夏赴官
自兹泰兴丞、咸平征局,往来京师十有七年。
丁未冬,始还弊庐。
游宦既久,躬谒谛视,而水道失中,路峻弗治咨嗟涕洟
明年春夏命工采石治之。
广八尺,修二十丈有奇下抵行路,建小亭于潭东隅
告成,名曰「无尽亭」,以寓予思慕心与是水俱无尽也。
炎天登极二亲膺荣赠,戊申十月十七日戊辰以告。
朔望无事日,朝往夕归,予之心无日不在也。
己酉六月二十一日,与仲子应求表侄王称偕来徘徊周览深溪远朝,艮流左抱,聚于巽宫,钟而为潭,汇而为湾,渊澄而深,可烛眉发,回环逶迤而流。
潭曰卓湾,以曩居民姓氏形名之也。
侯堂寨起其北,是为来山。
其麓蜿蜒而南,起伏断续,如蜂腰鹤膝
曰寨者,唐末乡民暂居以避逆巢之乱也。
远嶂前列,形如横幕。
水口山卓立修尾,势类展旗。
大青山于巽江,材山位于巳,斧山突出二山后,位巳之间。
龙图张公之常因形命之也。
正位青峰名曰拜山,茅峰位丁。
群山丛麓,黄冈巨岭,亘起于东南东北远近重绕而内抱,虽不尽知其名,然山无杂形,形无恶名,亦胜地也。
吾亲其必安乎!
是日庚伏届期炎景光炽,松桧繁阴四合,虽甚暑中,亦足以清怀而洁尘襟
未刻油然郁兴弥漫太虚甘泽骤沛,而山川增气林木翠滴四围光润清彻肝胆
俄而潭水涨集,群鳞出游,一泳一跃如在深渊五湖中。
因诵往年庐墓月夜秋日登垄诗。
安行每念二亲日甚贫,其尝艰苦多矣,一形追慕,痛泪潸然肠断之语,岂特登垄时然耶。
是垄之木千百株,皆予手植,今其大者合抱,次者径尺,高十丈馀。
仰视苍然目力殆尽
每来勿厌,必穷日而后返。
虽未云报德,亦可以少慰予之心也已
归而夕寐蘧然遂成斯文
晨泣而书,刻石以示子孙
他日无忘吾志,并有所考焉。
悲夫
按:康熙广信府志》卷三四,康熙五十二年刻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