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辩诬 宋 · 晁说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一三、《嵩山文集》卷一四
天,无待而高者也;
日月,无待而明者也。
人之生,于天、朝夕日月,无所待而知高也,亦无所待而知其明也。
圣人之道曷独不然
韩退之孟轲书,然后孔子之道尊,晚得扬雄书,益信孟氏,又得荀氏于之间,何邪?
孔子圣人孰知后世有人孟轲能明吾道而尊之耶?
脱如后世遂无孟轲,则孔子之道泯灭不传欤?
至于卿、则复何力之有?
一何圣人浅而自待之厚耶!
今之学士大夫必待小序以说《诗》,必待鲁史以传《春秋》,必资庄老玄虚释氏幻妄以明《易》,又复何耶?
谨小序于《诗》者郑康成孔颖达也,尊鲁史于《春秋》者服虔杜预也,假释老于《易》者何晏王弼辈也。
今之所谓儒者,未离乎昔日曲学之后尘欤!
西晋来有《老》、《易》之论,何其不思邪?
无得于《易》,而溺老氏之文者倡之也。
斯人不特无得于《易》而亦无得老氏者也。
譬诸人材必先学问师友渊源,与夫立身本末出处去就所向大体同也,小体斯可略;
大体不同,而奚小体之论哉?
老氏所贵,曰常与静;
《易》之变动出入不可以居。
老氏自处无名无事刍狗百姓
而《易》于吉凶与民同患,至曲而不遗斯世之是务也。
老氏至极归于自然,虽道亦是法也;
《易》有消息屈申吉凶悔吝,危可安而亡可存,皆有然而然,非自然也。
相资以用否邪?
齐晋之功非不盛也,吴楚之王亦崇也,《春秋》不之贵者,尊一王也。
门内妾妇且知尊无二上矣,予不知所谓云者,孰自而得耶?
其尊孔子欤,尊孟子欤?
盖天万世之尊师者,孔子一人而止耳,容孰偶之也邪
学者于是乎权有度,无欲挽二子并驾,又无乃甚邪?
荀卿孟子僻违无类幽隐而无说,闭约无解」,王充著论曰《刺孟》,则亦过矣,然不无谓也。
知其不尊周室,劝诸侯僭王以国叛,人人可为汤武,予学《春秋》而有感焉,未敢发之言也。
后见江东李觏论著,则有前得于予者也。
又如士师可杀人之类,强辩杰骜,视当时所谓策士不甚远。
今学者以孟子班诸颜渊,而原宪子贡曾参宓子贱之徒,悉后之者不知世无孔子,果孰可以诸子优劣邪?
使孟子诸子,而从容弦诵阙里中,当自有次第哉!
尊其名不覈其实,玩其读莫适于事者,《周礼》之为书也。
其出为最晚,刘歆初献新莽,莽即拜周礼博士者,乃传焉。
是书大祗烦礼渎仪,靡政僭刑,苛令曲禁,重赋专利忌讳祈禳,诞迂不切事,适莽之嗜也。
所用以戕天下之民,而钳天下之口者,是书之奉也。
正月之吉,初和六官,各县象法于象魏,民视既已溃矣,是日州长属民读法于州,又何能来自象魏而滑其听邪?
孟月吉日党正属其民读邦法仲月大司马蒐苗狝狩之礼,月吉族师属民邦法正岁乡师稽器,州长党正属民读法季冬祭索鬼神春秋乡州有射党正祭,禜族师祭,酬闾胥读法
凡岁比而三岁大比所以致其民者劳矣。
力役追胥大事大故所致,又未可以期数也。
将使斯民终岁遽然不得田畴,安室庐,而奉有司之役邪?
冢宰九职万民,而掌固又任万民,凡国都郊之竟,有沟树之固,民皆有职焉。
夫民既劳矣,而任之者亦以众邪
畿内千里,而卿大夫胥徒授田凡万八千人有奇,其地莫之能给,而此多役疲扰之民,尚可胜其任邪?
是书厉其民者如此,则于礼乐政刑复何论哉?
昔周公位冢宰,正百辟,今书冢宰乃特正其治官之属,何邪?
尚书·周官》与是书所谓孤卿之职五服之制颇异同,《尚书·周官》作在周公辅七年将归之时,不知是书之作何时也?
如前乎《尚书·周官》,则周公后以《尚书·周官》为正矣,学者何取于是书哉?
如其作在《尚书·周官之后,则《尚书·周官》者,周公弃物也,孔子复何录之耶?
二者不可允会,非周公妄,则孔子过也,孰可脱?
如作在《尚书·周官之后,则周公未尝归政成王也,又孰可?
王肃冬至圜丘之乐,谓「王者各以其礼制天地,今说者据《周礼》单文为经国大体,惧其局而不知弘也」。
予有取焉。
呜呼,使《周礼》而尚全,王者损益之,况此残伪之物乎?
或问:「韩愈言士不通经,果不足用,其言是非」?
曰:士固不可不通经,而必待通经之士而为用则非也,将有祸经术而病天下者矣。
西汉张禹经为帝师成帝变异数见,因吏民言,疑王氏专政车驾第,辟左右亲问
为身老子孙之计,曰:「灾变深远难见」。
经义意也,盖于是乎言之安,而帝之听也信以不疑,其在位碌碌者,亦皆曰经意也,王氏何病?
其后莽卒攘汉,日夜更变汉制纷纷天下不胜其酷。
与其国师歆辈,一切六艺之言,为其蹠也,奈何
梁武帝父子躬著经义数百卷,又升殿讲说甚勤,而朱异贺琛皆以经术进,专国用事乃为侯景主人又以从而绍介之,卒以亡梁,而帝父子不得其死,又重可哀也欤
不通经果不害其为士,安得真儒以语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