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钝庵旧记 宋 · 晁说之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一五、《嵩山文集》卷一六
临淄赵子和仁僻处乡里,不交当世风雨寒暑昼夜一室,中所学无所发施,如前文人自名其所居之庵曰钝庵。
嵩山晁说之京师,曰:「吾比舍学而黄帝岐伯之学,为人脉药起死,虽善矣,乃未能厌吾之心,不自揆,乃欲极乎西方世尊之道
而恨吾东州之所传者,近时不祖达磨之禅。
暨夫慈恩名相贤首法性,澄照之净心所谓法华》之本迹显实,《涅槃》之扶律显常者,吾东州之人独无分乎?
子尝游四明,遇天台老师数辈,子既学矣,吾何不能学邪」?
说之于是乎谢之曰:「吾曹有此三千中一物之身,微而昏散,极为狂愚迷性垢心,违理恶行,必于二死五住者,孰利而非钝也邪
盖惟佛之在斯世也,尝有利根。
灵山法华之席,其众已云钝矣,所谓十地菩萨、大阿罗汉者亦钝也。
惟佛一人得以利根闻,然则奈此昏散而狂愚何?
曰:惟佛有法,惟智者振出之。
止以止,散而不狂;
观以观,昏而不愚。
所谓无量门者,毕于此二字而莫之加也。
止则定,观则慧;
止则寂,观则照;
止则断,观则智;
止则四时观则八教;
止则般若观则法华,靡不圆通也。
止乃观之止,观乃止之观,靡不融妙。
止观之门虽极乎三十有六,而不过乎三,曰约行,曰附法,曰托事
不过乎二,曰惟识事,曰实相理。
不过乎一,曰三千。
三千三谛三观,派之弥合,会之弥分,即三而一,即一而三。
或曰有事无,或曰有理无,或曰事理各有,或曰事理共有,皆足以明三千之妙也。
于是乎有性、有脩、有具、有造,各具、互具、遍具,而一心三观三观一心一境三谛三谛一境,全无相境,发无缘智。
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也。
三千即空荡一切法,三千即假立一切法,三千即中妙一切法
从假入空观,是谓体真止,是谓二谛观,是谓慧眼一切智,是谓了因佛性,是谓性量,是谓所趣,是谓声闻辟支佛,是谓乐法生身,是谓寂而常照法门身,是谓无生,是谓破见思惑,成般若德。
从空出假观,是谓方便随缘止,是谓平等观,是谓法眼,是谓道种智,是谓缘因佛性,是谓性具,是谓能趣,是谓菩萨,是谓三昧生身,是谓照而常寂相好身,是谓无量,是谓破尘沙惑、成解脱德。
中道第一义观,是谓息二边分别止,是谓正观,是谓佛眼,是谓一切种智,是谓正因佛性,是谓性德,是谓非趣非不趣,是谓佛,是谓自性生身,是谓非寂非照、而寂而照实相身,是谓无作,是谓破无明惑,成法身德。
言乎般若之脩,则为宗,为智,为教,为净,为法缘慈,为真谛,为报身佛,为正偏知,为四枯,为修德
非竖而竖,以摄经《般若》。
言乎解脱之修,则为用,为力为行为乐,为众生缘慈,为俗谛,为应身佛,为应供,为四荣,为化他。
非横而横,以摄经《净名》。
言乎法身之性,则为体,为性为理,为常乐,为无缘慈,为中谛,为法身佛,为如来为非枯非荣,为性德。
即此横竖双非,摄经《涅槃》。
夫性德之性为真性轨,则般若观照轨,解脱为资成轨
般若之脩为观照般若,则法身为实般若解脱为文般若
解脱修为方便净,则法身为真性净,般若圆净
三净亦曰三涅槃,亦曰三菩提
惟是性德、修德、化三谛,以成不思妙境
不思议境,则有不思议智。
惟智惟境,惟境惟智,以理观观,十境本寂三千。
以事观观,十乘显造三千。
非但惟心,亦乃惟色、惟声、惟香、惟味。
非但心摄一切,亦乃一切摄心
性恶以体之,理毒以析之,四运以推之,十如以思之,四悉以观之,六即以会之,去丈就尺,去尺就寸,是之谓理具
全具为造,全造为变,以成圆教,则钝与利何在邪?
其曰藏教者,其曰通教者,其曰别教者,皆不足以与此,惟圆教之事也。
其别接通者、圆接通者、圆接别者,亦或庶几于此乎。
其曰凡圣同居土者,其曰方便圣居土者,其曰实报庄严土者,皆不足以与比此,惟常寂光土之事也。
是事荆溪为李华言之,梁肃又尝自为统例,其后士大夫之者鲜矣。
或知《华严》之顿,而不知法华》之圆,亦可哀也已
子和正乎智,助乎情,正乎本,助乎迹,正乎正,助乎依,而知圆之有权,偏之有实,则得于具而观乎?
妄心或自一法入,或自二三法入,或法次第入,或不次第入,于其对转兼具四者之教,赊促断伏四者之行,开示悟入四者之妙,皆得于四三昧。
念念刹刹惟一常坐三昧
端身正坐犹如奠石。
上焉如空中风,无依止处;
下焉如密室中灯,照物明了
身见及心,三事调适
以上上智,断下下惑,利净钝秽,利体钝析,俱绝待矣」。
且自言曰:「吾今此身至何位,断何惑,證何理,则吾言刊诸石,为座右铭,既自觉而又觉乎东州之人,则子和之达孰禦哉」?
宣和三年辛丑正月甲寅嵩山晁说之东里易堂记。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