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上时相书 北宋 · 毛滂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五七、《东堂集》卷七
秦围邯郸,使平原君求救合纵与楚约。
与门下食客有勇力文武备具二十人偕,得十九人
门下毛遂者,自赞平原君曰:「愿君即以备员而行」。
平原君以为不能,然竟与之偕,十九人相与目笑之,未发也。
平原君与楚合纵,言其利害日出而言,日中不决
毛遂按剑历阶而上卒使楚王唯唯社稷从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封常清读书多所该究,然孤贫年过三十,未有名。
高仙芝都知兵马使,常出军,奏傔从二十馀人,衣褠鲜明
常清慨然投牒请预。
常清素瘠又跛,仙芝陋其貌,不纳。
明日复至,不得已窜名傔中。
仙芝达奚有功常清幕中露布仙芝取读,皆非意所出知名
嗟乎平原君高仙芝可谓不知人矣,亦几失二子
然此二人抗颜自媒,语虽苦摈不怍,至不容自已者,顾岂高士所能堪忍
其中固有所恃势必发之,如茹物不下,必吐之已尔
呜呼,人不易如许向使平原君高仙芝终谢二子不以门下,亦可痛惜哉!
虽然,为平原君等计,则几有失士之讥。
二子自媒,岂韫椟之道乎?
诸葛孔明躬耕垄亩徐庶先主曰:「诸葛孔明卧龙也,将军岂愿见之乎」?
先主曰:「君与俱来」。
曰:「此人可就见,不可屈致也。
将军枉驾顾之」。
由是先主,凡三往,乃见。
谢安石寓居会稽无处世意,除尚书郎琅琊王友,并不起
吏部尚书范汪举为吏部郎中,以书拒绝之。
孔明安石人杰也,世岂易得哉?
借令今日复有孔明,虽先主在上,其往不三,正不可一见,顾可屈致哉?
至于君命屡至安石门,曾不能必起,况一范汪欲以郎招之耶?
二君下视毛遂辈,何翅奴隶矣。
恭以圣主梦想贤士,欲损勋名以属之,相公坐执人柄天下士升沈寄相公牙颊
某盖尝伏相公之门矣,当时门外之马骎骎不绝如行蚁,谒入少后即坐客之外,更少后即坐屏外屋霤下,最末至则露立东西之衢俟命
践扬已高,至号一时望人者,未尝不俛理色阍人
然此皆相公之客也,某度之,虽累千万人,无诸葛孔明谢安石无疑也。
千万人藉令毛遂封常清,则左右未有称颂相公未有所闻,又见其瘠且跛,得脱呵骂幸矣。
相公不以某为狂且妄发,请得毕其说。
相公鼎食庙堂之上,四年于兹矣。
文武之士,拔之刍牧之中,表之公卿之上者几人?
隐居之士,搜之石穴之中,降言词,厚书币,以身下之者几人?
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况今天下万里,皆在相公图维中乎?
苟必俟亲见如崔祐所云者,则天下士不幸不出亲旧之间,奈何圣主道隐旒纩虚心无作,以聪明属之相公,而相公端居庙堂之上,乃以闻听寄在天下,今虽目离娄,耳师旷,数百步之外则不能得其形声,矧闭其目,掩其耳耶?
某顷托于都城逆旅主人甚久,主人之居适当府门孔道,见车马之客至相公门外者,月尝十五日,相公许通者,三数月之间,盖无一二焉。
相公以为天下士不足有无无益治乱无庸复来则已,或曰治天不可乏士,如病必操药,饥必得食,则虽有毛遂封常清辈,且犹失之,况欲致孔明安石之流相公岂谓不下堂得天下贤否,如须眉鉴中,吾固了然见之,然其才固已尽用,其不用者皆无分可采,抑朝廷之士固自有馀,不应外求耶?
相公平居所约与共功名者,今未尽青云耶?
不然,则何为来辕千里之外,欲独以一身任天下之责乎?
应侯箦中馀息,载而之秦,一见昭王,逐穰侯高陵华阳泾阳君于门外,如驱鸡尔。
应侯以为五帝三代之事,百家之说,吾既知之;
众口之辨,吾皆摧之,而蔡泽羁旅入秦,长揖应侯而夺其位,此何故哉?
蔡泽固贱且疏,应侯尊宠,然应侯谈,则理有必然者也。
相公道德纯备,功施甚美,日夜发于心,冲于口,诏于行事者,皆致君之术,岂敢期于辨士争雄哉?
虽然进为天下利,亦当念退有百世名,徒以为应侯不见蔡泽,意天下之口皆可摧。
以此言之,士口亦可畏未可轻也,天下便可无人哉?
相公平时盈耳者,皆乞怜软媚语,此如优人妾妇,顾何所短长
相公德业过人者,彼何足以窥较?
徒生相公轻士之心。
如此天下治安日久,虽有奇才国士正自碌碌无所表见,况相公草芥天下士心耶?
乡里自好者,岂肯相公出哉?
凡士相慕遗编断简之中,犹慨想其人千里之外,至有同相倾,至老死声光不相接者,何则
不能相致也。
相公能得天下士,反弃之不取
使者往观楚之宝器,召昭奚恤而问焉,对曰:「国之宝器贤臣」。
今譬有南金大贝,横于道侧相公过而不取后人必取之。
当国者所争,不可弃也。
韩愈云:「未尝求之,不可谓下无其人」。
相公何惜捐阶寸尺之地,使四方宾客得望清光,竭志虑,度亦不出立谈间,无所轻重悬衡之下,能者提撕而进之,不能者亦当不待挥而却矣。
异时腰金拖紫服冕乘轩,皆有美名奇节,以照映天下来世,后之人指目曰:「此某时宰相某人客也」。
顾不伟欤?
某日流落人,粗涉文墨浅事沾沾持此求售于人,以故每谈谢安石诸葛孔明,辄赧然汗发,姑引毛遂封常清自助不已鄙而可怜哉?
伏惟相公不深拒之,幸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