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寒穴泉铭(并叙) 北宋 · 毛滂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六○、《至元嘉禾志》卷二一、《绍熙云间志》卷下、康熙《松江府志》卷二、乾隆《金山县志》卷二○、《古今图书集成》职方典卷七○三、《嘉禾金石志》卷二一
欧阳文忠公为《大明水记》云:「山水上,江水次之,井为下
山水泉石,池漫流者上」。
然余客东都时,日从定力流取井水煎茶,此井不知山泉,而味乃与惠山等。
至衡其轻重,则定力之水轻,是此井宁肯出山泉下哉?
至载刘伯刍水之宜茶者有七等,又载李季卿水次第有二十种,惠山泉盖居其二。
文忠公以为不然,虽余亦不以为然也。
水之天下者,人安能尽知之,顾可使不知之水又尽居七等二十水之下乎?
水之不过甘也,一甘而别为二十,差为七等,又遂以为天下无水而高之是当欺我。
秀州华亭县有寒穴泉,邑人之者鲜,县令姚君汲以遗余,余始知之。
问此邦人,则多不知也。
取尝甚甘,取惠山泉并尝,至三四反覆尝,略不觉有异。
是就余所知,则惠山寒穴相望裁二百馀里间,盖有两第二泉矣。
嗟乎,论水者谈何容易
景祐中相国舒王有《和华亭县唐询彦猷寒穴泉诗》云:「神震冽冰霜,高穴与云平
空山千秋不出呜咽声。
山风吹更寒,山月相与清。
北客不到此,如何洗烦酲」?
此泉虽所寄荒寒,宜因相国诗闻于时,然亦复未闻也。
余憾前人之论水者既不及知之,余欲以告今之善论水者,为作铭云:
泉之显晦,岂亦有数?
生此寒穴,与世不遇
不见录,为汲者惜。
独知冽,不计不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