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智门禅寺 北宋 · 徐敏求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七二、《延祐四明志》卷一八、民国《象山县志》卷三二
西方仙圣开导引掖之方,俾有生就善避恶,与吾圣人道初无以异。
若其所谓无所住而生其心,夫本觉明者,虽百姓日用不知至于一切不得已而寓之于迹,俾常情卓见闻之,亦足以非心而弭贪欲
故以清净恬虚禅定,以谦退柔逊忍辱,则知心争可得而息也;
菲薄勤俭修行,以穷达寿夭因果,则贱陋或可得而安也
以随所作业回复偿报为地狱之说,则为不善幽隐之中而幸免刑者,或知畏惮也。
善俗政教,实亦有助
圣人因俗之善而导之,有所不禁焉,及其弊滋甚,则缯台幔阙,银池玉树以为庄严当然
鼓鸣螺,昼夜梵呗断指体肤以为依归当然
祷福祈年忘本附末,纷纷愚众波荡以从,是学佛蔽蒙之徒以迷识其高,妄相夸胁而倡其风之过也。
韩退之于唐,喟然引圣,力争四海之域,拨衰反正不使汩为怪焉者以为己。
学佛之徒,不可不慎。
苟非其人,必肆为慢靡嵬琐之行,以害圣治,为疑政乱政罪人
县之西有佛院智门,距县三十里,最为佳处
先是,院僧相继主之,姑以前后为序,不复简汰殿宇芜秽,弗除弗治,其依倚祸福而恣欺惑者,盖不可道也。
崇宁元年六月,众请于有司,愿更为十方禅居
太守兵部陆公,传命广惠首座僧昙惠、住持慧公,操孤高能其事,曾不阅月倏然革圮陋为梵释龙天之宫。
方袍至者,修洁尽敬,人游其地,善心以生。
学佛之徒如此,盖亦无负,土木华构不为虚设矣。
院建于周之显德治平中赐名智门,迨今始轮奂完备禅刹,因知地废与显,固自有时也。
形势雄快足以登临耳目所寓,无非至教
海云合散,空色两无,潮浪去来爱缘欲净。
泉声漱玉与地倡和,若出广长舌相,宣微妙言,则意此地又必有神护持,须其人而后兴焉。
余宿于此,方推行朝廷善令仁政,使海滨之人渐上道化,而慧公颇能知佛之本心,与众为善,蠲治塔庙,耻此为流辈欺惑,良异夫迷不自识者,亦可嘉矣
恳余施一言以为记,故乐为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