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毁辨 北宋 · 谢逸
 出处:全宋文卷二八七五、《溪堂集》卷八
君子小人不能无毁也。
天下君子寡,小人多,故君子得毁常多,而小人得毁常寡也。
叔世之士溺于俗学见道不明用心不刚,誉毁未尝出于好恶公心,而一徇于流俗私情
有人焉,卓然拔乎流俗之中,推好恶真情,公天下毁誉庶几乎天下适于正矣。
小人不便于己也,沮毁排陷同然一词平居抵掌议论,恨不即其人唾其面而辱之。
呜呼,为君子者何独不幸于世哉!
世之议者以谓扬雄之《解嘲》、韩愈之《释言不作可也,作之则近乎隘。
余独以为不然
孔子固尝毁于长沮桀溺矣,未尝不辨也,其言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徒与,而谁与」?
孟子固尝毁于臧仓矣,未尝不辨也,其言曰:「吾之不遇鲁侯,天也,臧氏之子焉能使予不遇哉」?
言约于扬、韩,然言之约,乃所以深辨之也。
、扬、韩远矣,安得好恶真情者,与之论天下之毁誉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