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祭酒 宋 · 周行己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五一、《浮沚集》卷五、《宋元学案补遗》卷三二
行己敢言之行己七岁就傅,授句读,诵五经书。
十五岁学属文,十七岁补太学诸生
是时一心学科举文,编缀事类剽窃语言,凡所见则问而学焉,趋而从之,十八九相与也。
二年读书,盖见古人文章浩浩波涛纚纚春华于是乐而慕之,又学为古文
上希,下法韩柳,见自古文人不拘尔,谓诚若是也
恃文为非诮,凭文戏谑,自谓吾徒神仙中人,而鄙昔之相从者,谓跼促若辕下驹
然求其问而学焉者,十或得二三尔。
二年读书,益见道理
于是始知圣人作书后世在学而行之,非以为文也,乃知文人才士不足尚。
昔吾先圣言,虽有周公之才之美,使骄且吝,其馀不足也已
又况中人以下,以片言只句小才,以自咤于敦实之士乎!
意谓学期至于孔子而已
且言曰:「士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所以教学也」。
于是早晚思古人之修德立行,诵其诗,读其书,日与古人居。
读其书,诵其诗,日与古人谋。
言亦思古人也,行亦思古人也,于是求问而学焉者益罕矣。
凡昔之交游者,今则皆谢之而不敢学焉;
凡昔之所鄙者,今则皆敬之不敢慢焉。
兢兢众人之中,惟恐一叛乎道,而入于流俗之习。
日学之,夜思之,未始敢舍也。
有人诱之曰:「子迂也,何不为时之趋」?
行己则不敢从也。
有人鄙之曰:「子矫也,何不任真之乐」?
行己则不敢已也。
以是二者,校己之所祈向者而思之,则亦尝语之曰:「中人之性,就下则易,趋上则难,未有不以修为能为君子善人者也。
若纵性之所欲,而合之以众人所为,则必愈下尔」。
不学则已,学焉而不知道君子不为也。
韩文公之言曰:「行成于思,毁于随」。
有旨哉!
又曰:「善虽不吾与,吾将强而附。
不善虽不吾拒,吾将强而去」。
父兄之所教于行己,而某之所愿学者也,故得以是说拒之。
又行之今,才期月尔,非而毁之日益甚,行己亦弗之易也,更求己之所未至者而为之。
凡所近于厚者,无所不为也;
凡所近于薄者,无所不去也。
去年且思阳城之训,念何蕃之行,遂以觐亲告归于泾。
今也且以是来学不识所从果正矣,其犹有说乎?
孔子曰:「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
某虽不敏,窃愿学焉。
伏惟先生诲人不倦,愿赐一言以正之。
幸甚幸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