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林木 宋 · 韩拙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七三、《山水纯全集》卷二
林木有四时荣枯、大小丛薄咫尺重深、以远次近,故林木要看苍逸健硬,笔迹坚重,或质或丽,以笔迹欲断而复续也。
且或轻或重本在乎用笔高低晕淡由于用墨,此乃画林木之要格也。
洪谷子曰:「笔有四势者,筋皮骨肉也」。
笔绝而不断谓之筋,缠缚随骨谓之皮,笔削坚正露节谓之骨,起伏圆混而肥谓之肉。
凡画宜骨肉相辅也,肉多者肥而软浊也,柔媚无骨也;
骨多者刚而如薪也,劲死者无肉也。
迹断者无筋也,墨大而质朴者失其真气,墨微怯弱者败其真形
其木要停匀而有势,不可太长,太长者势力
不可太短,太短者差浊也。
木皆有形势,而取其力,无势而乱作盘曲者乏其势也。
若只取刚硬而无环转者,亏其生意也。
若笔细墨微者怯弱也。
大凡取其合宜用度之也。
木贵虬健老硬,其形势甚多
或耸而拔逸者,或屈折俯仰者,或躬身而若揖者,或如醉人而狂舞者,或如披头仗剑者,皆也。
或如怒龙惊虬之势,腾龙伏虎之形,似狂怪飘逸,似偃蹇躬身,或离披倒趄,如饮于水中,或巅崖崄峻倒崖而身覆下者,为之仪。
其势万状变态莫测
凡画根者,临崖倒起之木,其根起伏出拔土外,狂而且迸也。
其平立之木,当以大根深入崖中,惟傍迸小根,方宜出土也。
凡作枯槎槁木要窍嵌空耳。
者若公侯也,为众木之长,亭亭气槩,高上盘于空,势逼霄汉,枝迸而复挂,下覆凡木,以贵待贱,如君子之德和而不同
荆浩曰:「成材气概有馀,不材抱节自屈」。
偃盖而枝盘、头低而腰亚者为异也。
老苍鳞,枝枯叶少者为古松也。
诀云:不离兄弟,谓高低相亚
亦有子孙,谓新枝相续
唯蟠其梢凌空耸出,其枝交结而荫重也。
者若侯伯也。
诀曰:丛生,要老逸舒畅,皮宜转纽,捧节有文,多枝少叶,其节嵌空,势若蛟虬,身去而复回,状迭纵横,乃古柏之状。
惟蟠者叶密枝迸,梢气耸拔也。
松身柏叶,会于松柏,故名曰
其枝放肆盘曲,其叶聚散而无定,乃古之体也。
其馀种种群木,难以具述,惟楸梧仪形各异。
大概有叶之木,贵在丰茂荫郁至于寒林者,止务森耸重深分布不杂,宜作枯梢老槎,背后当用浅墨软梢之木相伴和为之,故得幽韵而气清,林罅不用明白,尤宜烟岚映带,诚为李成咸熙中深得其妙用者哉!
梁元帝云:「木有四时春英,夏荫,秋毛,冬骨」。
春英者叶细而花繁也,夏荫者叶密而茂盛也,秋毛者叶疏而飘○也,冬骨者叶枯而枝槁也。
其有林峦山岩石上有密木也,林郁山脚下有林木也,林迥者远林烟暝也。
远木者,取其大要,而不可狂斜倒起,隐淡直立,辨其形质,可一一分明也。
又云:「质者形质备也」。
杂木取其大纲用墨,淡浅相等
林木者山之衣也,如人之衣妆,使山无仪盛之貌,故贵密木茂林,有华盛之表也。
木少者谓之露骨,如人衣少也。
作一一石务要简耳。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