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重修学记 北宋 · 张克敬
 出处:全宋文卷二九八八、《古今图书集成》选举典卷二一
鲁之治见于泮宫」之颂,郑之乱见于子衿」之刺。
观其一治一乱莫不本于学,故虽三代之盛,亦以学为先。
是以圣王之兴,一道德,同风俗,使天下无遗材之叹,而朝廷多士之称,盖本乎此。
由是言之,则学之不可已也久矣
然在古论士莫详于周,故士有宾兴献贡之法,师有教养之备,以智仁圣义、忠和孝友睦姻任恤礼乐射御书数既有以成其德,又有以成其艺。
然后乡老论秀,升之于王,而王受之以辅世,此所以成天下之治也
周衰,上无好治之君,以学为不切世务,故废于乡党,而庠序之教不行
天下之民失其性而不能归厚,异其行而不能归一淫词以之作,邪说以之行,道德性命之理不明一偏之技、一曲之学得惑于众,而学者不知所宗,此乱之由兴也。
至于秦,则焚毁儒书几尽。
汉、唐之间,虽有愿治之主,然不能复周之盛也。
我宋之兴,太宗时庠序之教,申以孝弟之义,已行之素矣。
熙宁元丰间仁宗皇帝锐于有为,立三舍法,自京师达郡邑,命师儒学校,以经义取士学者有所宗,故文物为之备,号为极盛,虽三代之隆,弗能加焉。
科举三年一取士,而宾兴献贡之法议而未行。
哲宗皇帝嗣位之日,有意续绍,然行之而未详焉。
主上聪明睿智之资,加以至诚不倦之心,继厥志,述厥事,于是天下郡县庠序以养人材,讲成周宾兴论秀之法,岂惟州郡有学,然自大县、中县、小县皆有其额,择官乐育之,又命监司提督之,可谓之而详也。
尝闻古之士也,仕而后有禄
在下之士,未仕而以饮食赡之,以俸禄给之,优游教养坐待其贡,而上国家之选:此前古未之有也。
士于此时,亦可谓千载一时之盛矣,为守令者敢不竭力奉行
深泽小邑,三十而税一,民不劳而已足,盖飨朝廷之美法,而愿安承教乐于趋赴也。
克敬叨宰是邑,欣逢盛事躬率工役不日成之。
诸生以告,义不可辞,于是乎喜而书之。
按:咸丰深泽县志》卷九,同治元年刻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