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五宗纲要旨诀序1119年 北宋 · 释惠洪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六、《石门文字禅》卷二三 创作地点:湖南省长沙市长沙县谷山
传曰:「人能自重然后可与言学」。
以谓自重者,必其天资才全而识远
何以知之?
张子房三世相韩,韩为秦所灭时,年二十许,弟死不葬,袖铁椎始皇,误中副车走匿下邳,乃能跪履父老
及佐高帝定天下,汉业已成,秕糠王侯掉头不顾,思与赤松子游。
韩信微时自藏于怯,淮阴少年易之,使出跨下,一市大笑,而色不怍。
及为高帝大将一军尽惊,而气不矜
谈笑而破赵,名震天下得亡虏而师事之。
子房勇击始皇谦辞封爵韩信出跨下而明师亡虏非材全者,能自重如是乎?
邴原安丘孙崧学,以书相分得书不读,曰:「夫学者以智高者通,书何为哉」!
藏书于家,游学四方学成以书还,解不传书之意,服其敏。
徐旷学于太学时,沈重讲授门弟子千人质问,数日辞去
或问其故,曰:「先生所讲,纸上语耳。
奥境,彼所未见,尚何观」?
重知之,惮其能根矩
智识粹美不在糟粕
文远巧妙,非止准绳
识远者,能自重如是乎?
吾故曰必因天资也。
刻志功业倾心名节者世间之学耳。
若离三界、出五有者,非梦幻功业戏剧名节可尽,而天资张、韩、邴、徐之英,余窃忧之。
诸佛三昧,谓之甚微细智,粗浮心识,其能至哉?
菩萨行海,谓之旋陀罗尼门鄙陋志操,其能入哉?
学者之才,如蓬芒之微;
而所授之道,如万钧之重。
虽至愚,知其不可
然犹纷然不知愧,可笑也。
弟子者,心非其师而貌敬之,为师者实鄙弟子而喜授以法。
上以数相羁縻,下以谄相欺诳。
慢侮法道甚于儿戏
呜呼,昔清辨菩萨芥子修罗窟,而隐候龙华道成,乃问未决之事,谓今弥勒未具遍知也。
辨之求师,何其难也!
达摩达恨师子尊者不令嗣祖,渡溪见女子浣,露其足,念曰:「此胫乃尔白皙耶」!
师子忽至曰:「今日之心可嗣祖乎」?
师子之求弟子何其审也!
大法寖远名存实亡,其势则然。
盖尝中夜起喟,为之涕○。
余少游方,所历丛林半天下,而师友之间通疏粹美者尚多见,至精宗教者亦已少矣。
又三十年,还自海外,罪废之馀,丛林顿衰,所谓通疏粹美者又少,况精深宗教者乎?
百丈法度更革略尽,辄波及纲宗语言
如云纲宗偈曰:「康氏圆形不明,魔深虚丧击寒冰
凤翥飞霄汉去,晋锋八博拟何凭」?
云门苟然作也,而昧者无地寄其意识,辄易以循其私,曰「晋锋八法」。
审如易者之意,则「康氏圆形」、「魔深虚丧」,又何义哉?
洞山渡水见影,偈曰:「切忌从他觅,迢迢与我疏。
吾今独自往,处处得逢渠。
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应须与么会,方始如如」。
其言「契如如」,但一文殊,无二文殊,故曰「渠今正是我,我今不是渠」。
旨甚明白,而昧者易之曰:「渠今不是我,我今不是渠」。
遂令血脉断绝,岂曹洞旨趣乎?
仰山临终付法,偈曰:「一二二三子,平目仰视
两口无一舌,即是吾宗旨」。
两口无一舌」,沩山之牛,一身两号之意,而昧者易之曰:「两口一无舌」。
审如易者之言,则是共功时功,尚何论哉?
临济付法偈曰:「沿流不止如何真照无边说似他。
离相名人不禀,吹毛用了急须磨」。
吹毛,剑也,用即磨之,意不欲犯锋耳,而昧者易之「急还磨」,旨趣安在哉?
而以之不疑可谓陋哉!
法眼未遭更易,行恐不免耳。
阿难闻诵佛,偈曰:「若人百岁不识水潦鹤。
未若一日,而得决了知」。
谓曰:「吾从佛所闻于是
应曰『不善诸佛机』,非水潦鹤也」。
诵者告其师,师应曰:「阿难耄矣,所记错谬
夫诸佛机久而尚为水潦鹤,岂『渠正是我,我今不是渠』,不作梁武喧争之语;
『晋锋八博』,不作右军草书乎」?
因编《五宗机缘》,以授学者使传诵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
数据查询中……
数据查询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