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朋党宜辨之于早奏 宋 · 余应求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七、《国朝诸臣奏议》卷七六、《历代名臣奏议》卷一五六
臣尝观李德裕、李宗闵各分朋党,互相倾轧,因小以至大,因私以害公,终成牛、李之祸。文宗患之而不能去,每叹曰:「去河北贼易,去朝廷朋党难」。臣谓君子小人,其势不两立,犹如冰炭、薰莸之不可并也。故君子得位则斥小人,小人得路则排君子,势之必然,无足怪也。唯明君能辨其人为贤为不肖,其事为公为私,其言为实为诬,其心为忠为邪,则君子小人自判,而朋党不足患矣。文宗,暗君也,不知察此而患不能去之,岂不谬哉!国家自元祐、绍圣以来,起朋党之论,几四十年,然犹假政事之异同以名之也。近岁尤甚,不问人之贤否,功罪何如,凡为执政所引用者,皆指为某党。故有蔡党、王党之目,更相非毁,迭为进退;不复顾国家之大体,唯恐其党之不进也。又其甚者,蔡京一门父兄子弟之间,自分党与,果何理哉?此弊不除,为患甚大。陛下禀英睿之姿,奋刚断,辨忠邪,进贤退不肖,必无疑贰。此君子道长,而小人退听之时也,自今群臣谁敢为党者?然而考之师言,揆之物情,咸谓一二新进大臣与前此用事者,议论不能无不协,趋向不能无少异,已有分争之语,睽间之迹,浸浸不已,怨隙日深,非特不能用心辅陛下惟新之政,臣恐小人之党日盛,而君子独立寡助,朋党之祸又甚于前矣。伏惟陛下辨之于蚤,坏植散群,无使滋蔓。不胜幸甚。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