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西河新修普济寺政和二年十月 北宋 · 曹景俭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九、《八琼室金石补正》卷一一○、咸丰《澄城县志》卷二○
冯翊郡之北九十里,其属邑曰澄城县
县西三里涧行而南百馀步,谷曰金沙
泉出山谷之间,世传洗肠泉,即东晋高僧佛图澄开胁浴肠之地也。
师之灵异,晋记言之详矣。
辽辽旷古圣迹具存
高山苍苍流水汤汤孤云裴回,仰清风而不忘。
观其圆明一鉴涵畜万象,升之可以云雨,酌之可以疾病
民间水旱痁疫必祷焉,应验如响,人加畏信,相与劝饬,创寺宇泉上以为大众祈禳归依福地
大观丁亥冬冯翊久不雪。
麦苗未滋,且虑来岁之歉。
郡侯郭公长卿遣使蒲塞之馔,严洁致祀,迎酌泉水而供事之。
翌日瑞雪应祈,阖境沾之,岁乃大熟
郭侯表其事于朝,天子嘉赏
至大观戊子四月,锡师以真显法师之号。
大观己丑,有诏毁天下之无名额者,太守公慎由从邑人之请,具以灵泉寺满三十楹之数上之,诏遂不毁。
仍敕普济之名以为寺额
李侯亲书其榜,揭示无穷,亦使后世知寺普济名者,自李侯始也。
旧泉之东上土山其高百尺岧峣斩绝,虽樵夫牧孺,不能留足其地,邑之大姓师仁所有也。
念法师神异绵历七百馀祀,今既膺天子宠命,盖宜崇饰梵宇奉安神像,使之轮焕壮丽以为邑人美观不亦可乎?
于是尽施泉上之地,以为寺址。
比邱尼法远苦形励志,力愿成就命工恳斲,削土山平之,刳攘榛秽,始□始基
法远布衣一袭粝饭一盂卑辞下色,谨募檀越往来城中,日十数返。
冽寒酷暑,志不少替。
邑人视远之勤,嘉远之志,挥金争施,乐助缘事
桴栋瓴甋遐迩辇至。
鸠工聚材,卜日而就。
三门峻峙而庑翼立,堂屋厨库皆有法度
粥鱼斋磬,罔不严肃
东敞高阁,层倚岩腹,真显之像处其下。
西构清轩俯临溪流以为士庶行乐宴赏之胜。
然寺踞河上高倍十丈
每岁夏秋之交,雨水暴涨,泉之东岸,旋葺旋坏。
大观庚寅汶阳王公浃授天子命,作宰是邑,或为民祈请,或行春布令柅车驻旆,屡至寺下
一日据轩愕视,曰:「水所以东偏患者,以河西巨石磐礴隐伏地中,障回水势,而不得西,此所以东岸受其患也」。
自给俸廪,募石工疏凿,以杀水东之势。
乃谕以丐化石柱础大者三千有奇,积起为岸,以护河水泛溢之患,以为永远坚固之利。
大夫指,阅岁而功告成自是耽耽沈沈庄严静深,为香花芬馥,闲钟磬清音
楩楠杉桧翠阴萧森溪声漱玉,巘溜鸣琴禅侣燕坐,如鹫峰之与双林
又有桃李,以茂阳春之华;
亦有松竹,以固岁寒之节。
夏风如焚,则就濯匮谷金沙之泉;
秋霄气清,则坐延尧山金粟之月。
顾寺之兴,岂特法师莲钵?
一勺之水,可以为云雨而泽万物
至于四时敷荣之景,凡可以耳目之娱者,又且使人乐之不厌
即以利物,又以便人,孰不曰瞿昙氏之教?
政和壬辰孟冬初吉邑人曹景俭记。
少陵王毖书。
仲文刊。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