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海南事书1099年 北宋 · 苏过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一、《斜川集》卷五 创作地点:海南省海南省直辖县级行政区划儋州市
呜呼
天下利害县官未始得十四五也。
天子不过得之左右大臣左右大臣不过得之方伯部使者方伯部使者不过得之守令;
守令能得之于民者,特利害之似耳。
今天号称能吏者,直以簿书期会洁身奉己而已
尤异者,使民之如鬼神,畏之如雷霆可谓能矣。
然上之情不可知,下之情不能达,所谓利害之实,从何而得之哉?
然明欲毁乡校子产弗许,以为郑人朝夕游焉,以议执政善否
夫民至愚而神者也。
国家善恶法令得失官吏之贤不肖未尝窃议于下也。
而况一方利害耳目所见父兄所传,日夜讲之,可谓熟矣。
古之君子一事,出一令未尝不参之于民言
执事者不求之于斯人,而斯人未尝以实告,岂上下之情有间而然耶?
某窃见海南黎人一事,议者纷然利害未决
此虽朝廷疮疥之病,不足以齿牙,然一夫不获,亦君子之所耻也。
异时论者,或欲覆其巢穴而夷其地,或欲羁役其人而改其俗,或欲绝通市以困其力。
然皆不得其要,徒使震詟警扰,戕我官吏,虏吾民人
执事者又熟视不敢谁何上下相蒙,使死者无所告,生者无所芘,甚可哀也!
岂议者未得利害本末,而斯人未有实告者耶?
侍亲海南,实编于民,所与游者,田父野老闾阎之民耳。
不足以休戚,而言之者忘其忌讳故所得为最详。
若默而不言,孰为执事者论之?
议者曰:「黎人之居,非有重门击柝之固,甲盾剑戟之利,特若鸟兽聚散山林溪谷之閒耳。
若以锐师出其不意,焚其聚落一举可灭也」。
执事以为信然
何则
按图观之,方寸之地耳。
不过选士数千,一将可办也。
以为不然
闻之父老曰:黎人之居,山林重复鸟道上下,骑不能骋也;
而健者常伏于其閒,以阻行旅
吾乃陈以待之,鼓而攻之,彼不吾角也,然必狼狈而走山林,以邀吾归。
一夫鸱张,虽无所施其勇,六师无所用其众。
是岂一将睥睨也哉
议者又曰:「不克,且济师」。
此又非策也。
贼闻吾之大举也,必尽族而来
兽穷则搏,无虑精兵万人
吾乃曳甲胄之士,践不测之域,以所短,校所长,非三万人不可胜也。
不可以一举得之也,期以三岁取之。
濒海瘠卤之地,屯三万人,且三岁粮,民何以堪之乎?
且既得地,必郡县之也。
深山穷谷之中,豺狼魑魅之所凭,水土疾疫之为厉,岂华人之所能安也哉
不然,既得之而且复失之矣。
议者又曰:「黎人所以边吏而侮吾民者,法不惩耳。
杀人者止于输牛羊,是何足创哉!
屯师于境,而许以自新,易之衣冠,使之内属法令徭赋一均吾民,则易治矣」。
执事以为信然
何则
以其怖死而必从吾,又不血刃而得方千里之地,自是无疆埸之患,省屯师之费矣。
以为不然
夷狄之性如犬豕然,其服可变而性不可改也。
其纾死听命愿为吾民者,未知异日之患也。
法令烦苛调敛之无时,官吏贪求,能保其无乎?
闻之父老曰:往者罢庸而取直,吾民皆欲弃冠服椎髻,舍坟墓而逃山林
岂有他哉
趋所乐也。
而欲使黎人弃彼取此不亦难乎!
譬之养虎狼于陷阱,置蝮虺几席,谓其驯扰不螫,亦误矣!
议者又曰:「黎人不毛之地盐酪谷帛斤斧器用,悉资之华人,特以沈香古贝易之耳。
吾焉用此藉寇兵而资盗粮哉!
宜饬边吏,谨视商贾出入,彼自困矣」。
执事以为信然
何则
以为真能困彼而不能困我也。
以为不然
濒海郡县所以鸠民置吏,养兵聚财者,恃商人耳。
商人轻风涛之虞,涉不测万里之险,而岁岁必集者,贪倍蓰之息尔。
若绝黎人之欢,商人不来我自困矣。
关市之征,岁入不足,一困也。
兵吏廪赐无所从出,二困也。
衣食不足饥寒从之,三困也。
黎人必将草木饮血茹毛,以求生生之理,又焉能困彼哉?
医之治疾也,攻其所病之体,未有攻其未病者也。
疽之生于首则治其首,生于足则治其足,未有在首而砭其背,在足而穴其胸也。
黎人小小边盗耳,议者乃欲起争桑、毁瓶之隙,忘一炬燎原之戒。
岂非其所病者哉!
父老曰:黎人虽众,不能入寇也。
何则
非有君长酋豪为之谋,赏罚号令以一其众也。
今聚百人之徒,具十日之粮,始可与边吏遇也。
而彼府库发敛之资,十日之粮,岂易办哉?
富者不过椎牛飨士一饱而奋,旦出而夕返也。
我特清野以避其锋,使来无所获,得不偿费,彼何自苦以取憎于我乎?
独有质劫之患耳。
然考其本,则我曲而彼直。
父老曰:黎人之性,敦愿朴讷无文书符契之用,刻木结绳而已
华人欺其愚而夺其财。
不敢诉之于吏。
何则
不通语言,而胥吏责其贿赂
忿而无告惟有质人取偿耳!
足以直其忿,法足以禁其欺。
彼若赤子爱父母也,何惮一诉而质人也哉
执事计者,上策莫如自治
当饬有司,严约束,市黎人物而不与其直者,岁倍偿之,且籍其家而刑其人。
吏敢取赂者,不以常制论。
而守令不举者,部使者按之以闻;
又为之赏典,以待能吏
如此,则能者劝,慢者惩,贪胥猾商不敢肆其奸,边自宁矣。
父老又曰:异时朱崖者,东西二道羁旅无虞
今七八百里悉为贼区,官吏文书商贾往来皆道于海。
不可不治也
以为力胜者,兵罢而复塞
以利啖者,贼贪而不叛也。
朝廷若捐数官以使人,则贤于用师矣。
黎人盗边民之畜,巨室不过从十馀隶,径入其族,数其罪取之,不敢拒命者,信异其人也。
以为可许以官而用矣。
使赍金帛,入喻诸黎,晓以利害,惧以祸福
能开故道,使行旅无壅,则籍其众所畏服者请诸朝,假以一命,而岁与其禄,不过十馀人,岁捐千缗耳。
朱崖屯师千人,岁不下万缗。
若取十一以为黎人之禄,可以罢千师之屯矣。
且夫兵之所在,耗于国而又以启边衅也。
捍掫之吏,皆用武夫,而卒伍之籍,多出无赖
所过聚落鸡犬一空
来则捶暴其家人,去则坏弃其器具
昔日之道,未必不缘是而塞也。
以为戍卒可省,民兵可用。
何则
编户之家,家有武备亲戚坟墓所在人自为战,而又习其山川险阻,耐其风土瘴疠
吏若拊循其民,岁有赏之,则吾藩篱不可窥矣。
西北二虏,藉此以制其侵轶
况此小丑何足道哉
然议者本以图功名,邀爵赏不恤长久之计,苟目前之利也。
若仆所陈,何功之有哉
执事当先国计而后身计,则远人受赐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