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上蔡太师 南宋 · 许翰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一三、《襄陵文集》卷九
正月七日具位许某谨斋戒再拜上书太师相公钧席
伏闻天子哀矜黎庶图任耆旧,起太师家第,授之大政天下幸甚
夫天欲雨山川出云,国将施仁,士思尽智。
不敢随逐众人缘饰辞华称述勋德以为贺庆之文,而深思所以隆施、报厚德者,故欲冒进区区之说。
以为权衡千钧之重,加之铢两而移,说虽无奇,安知不为门下铢两也欤
故愿少辍论道之暇,观采其要。
退居以来六年于此以为忠臣志士身在畎亩,不忘天下
盖尝观之《易》象,参之《玄》文,博以《诗》、《书》,断以《春秋》,考迹秦汉魏晋以来接于隋唐之统,五代分裂治乱之变,以至当世风谣舆诵,无一不究于心,晓然见王道之有不可易者。
有为而兴,乱有为而亡,若数一二,不可紊也。
昔者孟轲游说诸侯终身不合,此其道疑于高远奇伟难用者也。
然考其说,不过田桑之间鸡豚狗彘之事,使民不饥不寒以为如是可以王。
庄周语道虚荒杳远,出于世表至论天下则曰:「离于人心,其去王也远矣」。
以是圣人非不体远。
夫体远故用近也,是以道高明而易知、奇伟而易行。
方今之患,在于民饥而夺之食,民寒而夺之衣,众庶离心王业不安,则孟轲庄周之言亦可思矣。
自顷寇兴江表建立名号僭窃舆服,犯掠郡县杀戮官吏,使吴越生灵数十百万肝脑涂地,然尚有可诿者曰远。
今既旌旗钲鼓横行不忌,北剽镇、魏,东扰青、徐,若犹以为盗远弗忧,则非过计者所敢知也。
治世危亡之事而不讳危亡之言,故曰:「其亡其亡,至于晖光推亡固存,邦乃其昌」。
太师何不引秦、汉、晋、隋、唐之季,精为上极言于燕间密勿之时,曰:是五季大盗始兴,皆随扑灭,民穷无告相袭而动。
朝廷议者狃于前功,但务力胜不以德绥
法令不变德泽不下官军所过剽夺躏蹂,故寇贼攻之于下而军旅扰之于上,人心日去国势浸绌,其极遂至不可复支。
此在史册,可为寒心
夫今之天下亦古之天下,古有此患今亦有此,何为不能与古同?
汉武帝太始征和之间,盗起东方,几若秦季而汉独不亡者,以武帝文、景富厚之业难变,又知悔其所为。
轮台之诏,喟然悼心还未罢之兵,省不急之费,封相为富民侯赵过为搜都尉而后流亡稍还屯结益散。
自秦以下五六君者不变而亡,惟汉武帝变而复昌。
由此观之,图而救之,正在今日过是恐有不可悔者。
得粗陈其方:一曰有司,二曰辟言路,三曰熄兵革,四曰节财用,五曰澄官吏,六曰审法令
孔氏之门,仲弓盖可使南面者也,而仲尼告之以政必先有司
有司奉事守法者也,立纲陈纪离伦分类,必使各有司存,则事不相紊。
虽使周公复兴不能舍此为政,《周官是也
譬如天有躔次,地有疆畎,人有脉络于此一乱,则三才之功隳矣。
南衙北司,此有司大分也。
北司出擅南衙之权,总领庶务则是大分乱也。
《周官》寺人皆隶冢宰,今既离局侵官,又不听冢宰,此岂为道也哉
齐桓公宫中七市女闾七百,管仲三归之家,官事不摄,君臣侈靡如是,而能卒霸诸侯一匡天下者,有司治也
唐姚元崇要说明皇禁与政者而后乃受相位李德裕武宗言政去宰相则不治矣。
故愿太师先正名分,以尊朝廷,使政有在,一切庶务斥还有司而后治法粲然兴起
不然,是废躔次而求天文,毁疆畎而望地利,坏脉络而期人和未有得所欲者也。
言路不开久矣,故下情不得上通,则上泽不得下究,薰虚美而蔽实祸,非国之福也。
昔者周公之政而有不说于召公,以孔子之行而有不说于子路何则
召公子路之志,贤人所守之正也;
周公孔子之事,圣人所达之变也。
圣贤不相如此,而卒之不失其和者,志所祈向一也。
故苟有忠信之心,则见有不同、议有不合不害相辅而为治;
苟无忠信之心,则言莫予违,事莫予怫,终当畔去而不为用。
方今风俗颓坏贤知遁伏,奸谀争逐货贿流行人才难得未有若此时者也。
朝廷若不涤濯瑕秽公听并观,则人才无以百执事之选。
贤知鲜少忠信无助有志者度非一己所胜,则宁取彼而去,此言路所以不开也。
窒隙蹈瑕强谏力争,非大臣事也,要在博求天下名节之士负以言责,而大臣身为宗。
使人朝见一人焉其言如是夕见一人焉其言如是一人忤而斥,则一人继而进,如是累起而无所感移则是天也,非人力之所能为也。
在《易·小畜》六四曰:「有孚,血去惕出,无咎」。
其在九五曰:「有孚孪如,富以其邻」。
六四,谏臣之事也;
九五,大臣之节也。
盖言六四怫逆不胜,上与九五合志而后能卒信于君。
赵烈侯相国公仲连曰:「寡人有爱,可以贵之乎」?
公仲曰:「富之可,贵之则否」。
烈侯曰:「然,夫郑歌者抢石二人,吾赐之田人万亩」。
公仲曰:「诺」。
不与,居一月烈侯问歌者田,公仲曰:「求未有可者」。
有顷烈侯复问公仲,终不与,称疾不朝
番吾君谓公仲曰:「君实好善未知所持
公仲相赵亦有所进士乎」?
公仲曰:「未也」。
番吾君曰:「牛蓄、荀欣徐越皆可」。
公仲乃进三人曰:「歌者田方使择其善者」。
牛蓄侍烈侯陈以仁义,约以王道烈侯逌然
明日荀欣侍以选练举贤,任官使能
明日徐越侍以节财俭用察度功德所与不充
烈侯使谓相国曰:「歌者之田且止」。
烈侯公仲之事乃与《易》象符,孰谓战国无人哉!
天下之祸莫大于兵,自古未有兵革不熄而民可阜安、国可治定者也。
向使太师不去庙堂,必无前日朔方之役,借使取之,必将有术
今既缪戾至此,事遂无可奈何
于是女真负恃责报天祚蓄聚俟时黠羌连谋鹰扬降将专兵虎视大盗侮国而狙击,此为国长虑却顾之士所以陨心疾首中夜抚枕而兴也。
方今朔方有变也,固已骚动天下穷极民力不足以赡给大费
数年之后一有变生,横费百倍,将复何以待之
蔡邕有言:「郡县盗贼方扰,何暇复议边陲」?
故为今计者莫如罢云中之师,脩边保境
郭药师既镇燕成,因使世为折氏以捍女真天祚,令中国得以无事缮兵积财与民休息,则寇贼之势自折,此弭兵之要也。
议者不顾腹心之安,欲营力分之议,坐困天下,惜此弹丸之地不忍与人
他日或者求而弗与,则怨乱并兴
求而与之,则威德俱废。
患且滋众,失亦益大矣,此可以意喻者也。
古之为天下损益无常与时偕行,因物成方而己无私焉。
成王周公守成之法在《诗·凫鹥》,其章句曰:「尔酒既多,尔殽既」。
言益之时用,财之丰也。
其次章曰:「尔酒既醑,尔殽伊脯」。
言损之时节,事之俭也。
天地之道损益相济,故虽成周之盛既益,以后必受以损,法象天地
太师相天子之道,变化使民不倦,既能与时偕益于前,必能与时偕损于后,况当此困敝杀礼蕃乐可也
凡是奢丽夸诩不节之费,夫何疑而不革
三代之隆,理大物博,天下弥文,而太羹玄酒先设俎豆之间,贵礼之本,使世往而知反,则虽因时制宜而去道不远
熙宁元丰之政未易复也,要当以为则,以是用财,财必节矣。
冢宰职在均节财用,今财生天地之间固自若也,向也裕而今也乏,向也均而今也偏矣。
今观中都巨室之所藏富于一郡小家所有多于一邑,而田亩闾阎之间,头会箕敛以奉县官老稚扶携捐瘠沟壑,此用财不均之患也。
故凡虚下而实上者非寿人,朘下而丰上者非寿国
春秋之季,鲁国区区而外事齐晋,内邻邾莒玉帛之问,师旅之备,度其经费,数倍大邦
哀公尝患年饥国用不足,问于有子,有子乃告以损民什二之税而为什一,使鲁遂听其说而行之,则何以能使国不乏事
君子之意以为无可节,不足流亡变乱随之;
国虽不足犹可节也。
周官》若谷不足,止馀法用而已
今放此意,约以中制,使锡予有度,费出有式,量功赋食,人无叨踰,行之数年,财必下济
譬之养生者,能虚于心必实于腹,能弱于志必强于骨,此深根固蒂不死之术也。
今天下至为乏才,然而搢绅溢于朝省无职任使牒诉壅于吏部,无阙以拟注岂止不胜也哉
则是无它奸人徼倖以入官富人赇赂而取位,无功重赏者滥则大吏众,非才超躐多则任子繁,是以名器日轻冠冕日杂
使士大夫穷困失职往往端忧之日多而食禄日少是以士不自重中人以下化为赃吏攘取黎庶以自封殖
不澄其源而欲清其流,则亦难矣。
唐姚元崇既相,一日罢斜封官三千员天下不以为政故也。
使司讲求所以约损此者,而官吏始可澄矣。
今法之在天下害民者众,仁圣恻然,比下手诏训敕有司,务安元元,德至渥也。
然而吏治不加厚,民心知感,此何为也?
殆有不忍人之心未尽不忍人之政,文已至而实未施焉。
昔者汉文千里马,曰:「使郡国无求来献」。
晋武焚雉头裘不御,宋武碎琥珀枕以赐将士,周武烈上善殿而焚之,破齐见宫室壮丽,归以为周戒,陈宣亦焚锦绣于云龙门示民以质。
是数君者,虽未可文武之盛,然皆一代兴王当时颂圣,后世数美,未易轻也。
方今必欲务施仁政之实,谓宜诏天下曰:朕以国家休宁守成无事与民同乐祖宗之泽,是以有顷贡奉之司、营缮之役。
比年以来奸宄失驭干戈数兴,年谷不登民生无聊
其暂罢贡奉营缮之事,使黎元得以安俗乐业,复如前日
茶盐抑配之利,损田间检括之租,释郡县吏户减耗隐覆之罪,使逋负之税得除。
如令一下此诏而民不回心,盗不屏息,则某敢执其咎矣。
不然盗贼之在天下,击之可使暂破,赦而无以相生复起,解而无以自存复合长是将焉穷哉!
太师当天下之大任四方之人虚己承流觖望至治
不及始初清明,一大矫革岁月之后变故不熄,则必归咎于用事者,是众已糜烂天下而我适兴受其敝也。
如是不为而已矣,夫岂不顺流易持,逆立者难安,乃有所不得已也。
方今理势异于前日,事之得失成效立见,今逆而为之诚难。
岁月之后师旅不告败,仓廪告乏,民无流离,盗不干纪圣上游燕之乐未废于外而泰定之意有加于中,任相之效倬然著见,则虽有或害之者,毁将不入,是难于先而易于后也。
君臣之间,精诚之至,相与昭格,盖有在辞说之表者。
太师正心诚意悯悯恳恳,为上力陈民之疾苦道古兴亡至仁闻之,必将动心询求所以力变此者,斯可以其所闻矣,此亦天地鬼神所宜阴相者也。
《记》曰:「福者百顺之名」。
故名也者福之符也,功也者禄之基也。
故名垂万世者必有无穷之福,功被四海者禄不可为量也。
不胜受恩感德心愿寿祉者,惓惓在此,故尽其言而不疑
虽然,此正议太师以为是,则行之必有其术。
《易》不云乎:「巽以行权」。
故非知而言之之为难也,能行其意使无系輆则难。
《语》曰:「可与立未可与权」。
如某盖徒可与立者,至于反经合道权制万宜,要使仁政行于天下,斯则已在德度中矣。
干冒钧严伏地待罪
不宣,某惶恐再拜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