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时政 其十二 宽隐 宋 · 胡安国
 出处:全宋文卷三一四六、《历代名臣奏议》卷四七
自昔创业兴衰增光洪业之君,待遇臣下恩礼虽一,而崇高严恪常行爪牙介胄之夫,以折其悍骄难使之气;
柔逊谦屈,必施于林壑退藏之士,以砺其廉靖无求之节。
故能驾驭人材表正风俗
汉高帝立,能召齐王田横海岛中,而自恨终身不能四皓
世宗踞见大将军卫青,至汲黯奏事或时不冠,则走避帐中使人可其请。
光武制御功臣不相假借,而招延处士,如会稽严光足加帝腹,辞其爵位
山阳王成,使者再聘不肯就车
太原周党陛见帝廷,伏而不谒。
范升有誇上求高之奏,不以为然各从其志
夫此三君者,内平四海,外詟百蛮可谓英雄之主矣。
高祖之威能行于暴秦强楚,而不行四皓
世宗威能行于匈奴西域两越东夷,而不行汲黯
光武威能行于寻邑王郎、赤眉铜马陇蜀之君,而不行严光周党
公孙述独行之。
招聘李业之流,或劫以兵,或迫以酖,或械其妻子
等皆死,疑若最能行其威令矣,然述之威能行于李业等,而不能行于吴汉
何也?
威有所当加、势有所当屈。
加于所当加以立威则强,屈于所可屈以忘势则昌,反是道者,难乎免于乱亡之祸矣。
陛下德乐道如古贤王,屡下诏书详延遗逸,而群臣有不能钦承美意以增盛德者。
凡所宣召或有未至,不原情实,略见宽假,即肆谗谤以谓违于君命不俟驾之义,被之以偃蹇之名,而欲加之以不恭之罪。
陛下大度并包不从其说,而造此谤者亦云甚矣。
夫召而不至者,其本心岂乐贫贱、恶富贵哉,其必有以也。
或其齿早衰不能至,或其身负疾不能至,或其志气已经沮伤不能至,或其才力不足以任使不能至,或其所与时不同不能至。
听顺所守,寝息恩命,下全隐居之操,上有好善之美,两得之矣。
乃欲施雷霆之威于一介之士,何也?
渡江以来四月八日所下赦书,首欲上遵仁宗法度
谨按康定间尝以词馆张俞矣,辞而不受至于四五。
其后又以修起居注王安石矣,辞而不受至于八九。
皆从其欲,又优奖之,以励风俗未尝加以雷霆之威,而权纲不缘此而不立命令不缘此而不行
威加于西则臣服元昊,威加于北则削平王则,威加于南则扫荡智高。
柔巽屈于隐士而德隆,刚克伸于四夷而威震,可谓所用矣。
其所宜遵者也。
侍从近臣不有忠言奇策上动圣听,奋扬天威歼灭雠敌,顾请施于疾病退藏之臣,其意安在
伏望特降诏书申明此旨。
被召不能赴者,悉从其欲,不强致之,独以威刑外施暴横之戎,内扫贪残之贼,与悍骄不可使之将,谗说殄行之臣,则天下归心治道成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