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怀忠 宋 · 程俱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二四、《北山小集》卷一二、《新安文献志》卷四九、同治《湖州府志》卷五○
颜公之节,不待淮西而后显,此中人以上逆顺立然诺者槩能之,非公所难者。
而其忠义之性,乃在从容食息之閒,常有爱君忧国之心,不以颠沛易其操,盖所谓招之不来,麾之不去,如古社稷之臣者。
开元天宝时天下无事县官自视泰山之安献替可否之论不复至于朝廷
一旦缓急相与北面臣贼者,皆前日高车大盖出入廊庙都俞和附之人,而伏节死义之臣,顾出于疏远无闻之地。
隐然孤城贼锋者,颜氏弟兄,而明皇未之识也。
向使数人者用于朝,峨冠缓带,而胡人不敢谋矣。
惜乎!
公之壮不得为彼,以名一代良臣
不幸白首大官,更肃、代、德宗世,政益紊、忧益深,虽抢攘版荡之际,而常持宪秉礼,尊王守官,曾不为少贬其惓惓之意。
岂恶安佚而乐羁危诚忠义激于内也。
公之言行益危,而疾公者益急。
乾元后,连斥丑地岁历十二辰,走半天下。
中间还之朝,席未及暖,又襆被而南矣。
观其爱君之心,如伯奇申生孝于亲,逐之不忍去,谗之不知避,之死无二也。
忌者知其流离穷饿不足以惩也,则委之豺虎甘心焉,其势必至于此,盖无足惊咤者。
诗》称仲山甫「既明且哲,以保其身」,又曰「柔亦不茹,刚亦不吐,不侮鳏寡不畏彊禦」,而汉唐末流至假明哲自便,方以柔顺缄默为贤,乌在其刚不吐也?
且《诗》胡不曰「既柔且默,以保其身」哉!
夫唯明不足以烛理,哲不足以知人,而当山甫之任,其得全身者,幸也。
若公之见善勇义,杀身成仁,其于轻重取舍,不既明且哲乎!
其所保身者固存也。
如是则是关播卢杞之全合于山甫之美,而贤于颜公之节矣。
余游吴兴,拜祠下肃然想其馀烈,退为文以颂之,名曰《怀忠》。
上言公穷而无闷,故能从容是邦,适其适而纾其忧,远而不忘君,故其忧未尝不在王室也。
中言公不能与世浮沉,卒放弃穷极见笑于顽佞之夫。
下言公之精诚与天长存,虽死而不亡也。
庶几千载之下,幽人志士尚能荐芳洲,酌苕溪之水,歌此辞以祠公云。
其辞曰:
返吾辀兮巴山,释吾棹兮扬澜。
晼晚兮道阻修,望长安兮未还。
驾言出游,携美人兮山之幽。
云霄遐观,恨辰莫兮淹留
蓁菅出秀,寄雅志兮岩丘。
春洲白蘋,擢青桂冬荣
无人兮谁芳,君不御兮安荐予之洁诚
沈忧永叹,障西风夕尘(其一)
辟食兮侯居,朱轮塞涂
以是为得兮,胡不能饱妻子全躯
狙利兮抵巇,钩时君之频笑兮于睫与眉。
以是为才兮,胡独径行不回
岂形群而情异兮,何恶逸而几危
肩摩而辙结兮,谁不乘君车而衣君衣。
奚独好乖多事兮,耻时之不
羌以生而易义兮,几何不谓累之狂痴(其二)
狐蛊蝇营,夜惭景兮昼畏人。
奄奄伥伥,曶无知兮窖尘。
伊人超然,何虎兕甲兵
忠为骨兮,义以为躯。
如生而血为碧兮,信前修不诬
发之鬒兮蒙茸,颜如丹兮渥腴。
虽锢九泉而压嵩岱兮,亦将驭飞龙而抚八区
日月齐光,极河汉争流
左吾飙兮洪崖右吾欻兮远游
我人之思兮,傥复过岘山而税蘋洲
神交千载,览陈踪兮夷犹(其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