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孟子卷第一讲 其二 宋 · 程俱
 出处:全宋文卷三三三八、《北山小集》卷二九
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
孟子对曰:「杀人以挺与刃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以刃与政有以异乎」?
曰:「无以异也」。
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
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
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
臣观孟子梁惠王王道之始与夫制民之产之意,所谓五亩之宅,百亩之田之类是也
又及为政,以杀人者如狗彘食人食之类是也
于是其言有槩于王心者,此梁惠王所以有「愿安承教」之言也。
夫刃之与政,其杀人无以异,犹挺之与刃也。
然臣以谓政之杀人有甚于刃者。
盖政之所及者广而其为祸深且久故也。
苛政之害,孔子所以知其甚于猛虎者也。
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是夺人之食以食马畜也。
因是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岂非率兽而食人乎?
古者马不皆食,而有食之马焉。
故《传》称季文子相鲁,而家无衣帛之妾与食之马也。
所谓者,菽麦之类皆是也
吴越之地,菽麦之生者寡。
比者行军所过州县,皆歛稻谷食马
二石之谷,一石之米也。
万石之谷以食马,则民间无五千石之米矣。
其所饥色饿莩相属于野也。
夫初以人食食马畜,非有意于使民饥而死也。
驯致使民转而为饿莩者,是始作俑而终必至用人之类也。
古者偶人从葬所谓俑也。
其后浸以用人,此《黄鸟》之诗所为作也。
《礼》曰:「孔子谓为涂车者善,谓为俑者为不仁,盖为俑者殆于为殉故也」。
然则制器创物者且不可不如此而况为政乎,其可不慎其始而思其终也!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