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宋故朝散郎尚书吏部员外郎徽猷阁待制公行 南宋 · 晁公休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四、《忠肃集》卷下
公讳察,字公晦孟州原人
曾祖某,故仕山南东道节度推官,知磁州昭德县事,赠太子太师
曾祖母王氏,昌国太夫人
祖某,故仕通直郎、知京兆府奉天县事,赠正议大夫
祖母张氏,赠硕人
现任朝议大夫主管南京鸿庆宫
钱氏,封恭人
公以元祐四年己巳十一月十六日生,是日伯祖献简公中书侍郎,因小字凤郎
生而秀颖异他儿,公尤爱之
十岁戏弄诵书问学,晨夕不懈
年十七举进士,以父任卫州幕官,屡试河北路转运司,高预荐名。
逮试礼部,以避亲送别试所,复在高选
是时蔡京辅政用事,其徒日以杜绝谏诤诛锄忠良为事
群凶者谓之明国是,或擢为第一,或置在甲科
公守正论不复得在高等
公之未廷试也,卖弄威权胁制内外,且阳示含容,诱以附己,坚欲以女妻公。
遣其子鯈与术士协律郎知几等数踵至视公,又托其姻戚强公相见。
毅然不肯从,有识者谓公少年器识未易量也。
其后公为清宪赵公婿,衔之。
清宪公薨,其家陈乞添差青州司法参军
执政官徐处仁、余深继守青州,徐长于治民,屡试以事,知其奉公不苟,心器重之,深亦待以老成
就移文林郎、知洺州永年县
在职清谨惠爱及民,民到于今称之。
儒林郎部使者交章论荐,改通直郎、知淄川县
淄川东州佳郡,士大夫贤者有如衡规王积中、毛申之皆领宫祠于彼。
迎亲官所方提点南康军逍遥观,公创筑堂以逍遥榜之。
朝议公日与三人者游,赋诗饮酒相得甚欢
公奉温凊、供甘旨其间怡然自得未尝仕宦屑意
清宪公三子皆有贤德,以母夫人高年家居不仕讲学博古琴书自娱
友婿李擢少负英才时为青州司录
公缘职事往来淄青间,相与琢磨士论称之。
及终不肯造朝
无何,除通判莱州,改顺安军,皆不赴,又除太常博士
久之召对,除兵部员外郎
逾年,迁吏部
主管最号烦剧在职主画而已
公取案牍躬为省阅,每至申刻方得归,日以为常
是以咸悦,出入望之,人皆以手加额焉。
宣和七年乙巳十月,借宗正少卿接伴大金贺正大使
年三十有七。
十一月燕山府,闻金人南下,而帅臣蔡靖言使人在途,恐变起仓卒,即以书抵其家,具道金人南下之故。
且曰:「药师忠勇可恃无忧」。
是月二十一日蓟州玉田韩城镇使人无来期。
后数日,敌骑暴至夜围韩城镇
明旦部长数十骑突入馆曰:「请少卿上马」。
公饮以酒,问之,觉其有变。
不得已,与副使蒋噩上马
行至界首立马以待。
部长促行,曰:「此两朝疆境,尚欲奚往耶」?
部长指画御者望东北去,约行百馀里,过青州,金国太子领兵万骑南向,遇诸涂,使副行李人从官属礼物悉皆被掩。
左右请公拜太子曰:「某奉朝命至境上迓使人不至国中不见国主不应太子
太子虽贵,尚合与使人宾礼相见」。
太子曰:「金国方兴师问罪海上之盟不复可守,尚何使人之称耶」!
大厉声而言者久之大抵渎慢之语也。
又曰:「张角雠人,乃与高官,今安在
而以伪首级见欺」。
又曰:「凡汝国中失德及向我不善意为我悉陈之。
我将富贵汝」。
曰:「张角事,某实不闻。
主上仁圣两朝结好信使接踵于道,礼聘未尝阙。
太子盛怒如此,某所未晓。
容某还朝奏知」。
又曰:「汝尚欲还朝耶」?
白刃如林,坚欲公拜。
衣冠狼藉,而膝终不屈,且曰:「事至今日不过一死。
某死即不敢惜,拜即不当拜」。
反覆辩论,殆移三时
太子乃曰:「勿令他拜,汝后欲拜我不可得矣」。
已晚,公与蒋噩及一行使臣退就一所,公顾蒋噩曰:「蔡靖坼候不明以至于此。
朝廷不知边鄙无备,奈何」!
又谓书表官秉义郎侯彦等曰:「我死诚不惜,但不曾朝廷了得一事
又我父母年皆六十馀,平生爱我,我不敢辱命
汝等得脱,必记我言」。
言毕一行掩泣左右敌人多窃听者
暮夜分隶数处,自是官吏不复相见
十二月七日敌骑燕山药师奋兵迎击杀伤甚众。
已而再战,即遽降金,开门延入燕山失守
明日,侯彦等闻金人相与言曰:「昨日大使军中望见药师战胜有喜色,虑药师劫取,已杀矣」。
既而太子燕山将官武汉英嘱之,汉英虎翼沙立三人焚化,裹其骨,间关涿州,独沙立在。
金人收系土室两月馀。
一日伺守者不在,即毁垣而出。
是时宋伯友奉使过界上,随之得还,以靖康元年五月京师
朝议时为屯田郎,迎置明圣观音院,设水陆大会殓之,遣公之弟护送济源权厝资忠崇庆院,即赐宪简公守坟佛庐也。
先是蒋噩、武汉英国信使人多窜归者,人人诵公之言,高公之节,而侯彦等不忍使公湮没无闻,乃录其实状闻于朝。
大名府路安抚使徐处仁河北路转运副使孙绍远露章奏之,谏官亦为论列
渊圣临朝咨美后因金使王汭奏事,尝诘问焉。
赠公徽猷阁待制,依所赠与致仕遗表恩泽,仍给赙赠
中书舍人谭世绩行其词曰:「死有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顾所处如何耳。
苟激于忠义虽死犹生也。
朝廷赠襚之典,非特九泉之光,亦俾仗节死难之士知所勉焉。
详赡之学,敏而能通;
端亮之操,静而能守。
为郎华省,煜有休问
比以一介之使,驰不测之险,临以白刃毅然不屈,卒以身殉于义,得矣。
延阁次对,厥合妙选,表厥里第,以旌高节
噫,富贵无能磨灭谁记?
而尔所千古不没庶几英矣,歆我龙光」。
积阶官至朝散郎
赵氏,封安人
男女五人,皆赵出。
自强,用外祖遗表,补将仕郎
自得自修,并承务郎
长女许嫁承事郎赵悰,次最幼。
公忠孝得于天资刻意好学,自少及壮,未尝一日辄废,平生子弟过。
初游场屋同舍出入饮博,客至,公独在,初未为异,后至如此人方叹其修谨
与人交,未尝见其忤色
属文,多为人称许。
士誉藉甚往往公辅期之,孰谓天夺之遽且酷也!
呜呼,自金兵南下,公首以不遇害,方是时行路之人莫不相与咨嗟流涕天下想望风采以为秋霜夏日不可狎玩,虽敌国亦称为忠臣
其后李若水以不屈死,馀无得而称者。
公之殁三年矣,骨虽归而葬未有期,朝议公虑岁月久,行实零落孤忠劲节没世无闻,则重为不幸
日出诸人奏检以示公休,俾诠次其事,以待他日纪述者得考覈焉。
公休与公为姻家,识公为最详,不敢以不敏辞。
谨状
建炎二年十月从事郎、前隆德府司士曹事晁公休状。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