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苏季文 其一 宋 · 孙觌
 出处:全宋文卷三四二九、《鸿庆居士文集》卷一二、《南宋文范》卷三二
去违荐更年载驰心故人之侧,惟寐忘之。
念欲致一书而公典州在数千里外,某亦穷处一涯但有心耳
忽枉诲函存录之厚,慰累纸,以愧以喜。
具审即日秋暑台候万福
年过七十,门内多故,幼妹逝去,方携儿侄临视窆封,而大妹讣音忽至,大雪中驰省其丧,又经纪其家。
悼念未衰,舍弟遇疾不可治,忧衅伤生
须发尽白
重以田产零落殆尽顾影岿然独存殊不知有生可愿也。
从事佛书照了诸妄,而根器顽钝,竟无所得
惟读东坡先生之文,竟一篇心目开通
秋阳赋》所谓如醉而醒,如瘖而鸣,如痿而起行,如还故乡初见父兄,其乐盖如此也。
先生以和陶诗属黄门云:「吾将集而录之,以遗后君子」。
某置力于斯文五十年矣,至是得一言一句,辄识其奇趣,亦庶几后之君子之一耶!
赐书一箧,初谓先生遗文未刻者,揭箧,乃西台、涧上之文,拜贶欣感
虽未能细读异时窥见一斑矣。
西台叙云:「召试玉堂翰林苏公擢为第一天下苏公英鉴则是天下先知仲游而后公知之也」。
又云:「朝廷用公自兹始,则是天下未知仲游,知仲游自公始也」。
一叙大率类此
天下人物之评,如悬一鉴于庭,胡现汉现,皆不能逃,岂待得一毕仲游而后天下服也?
涧上叙云:「文忠公既薨,一二巨公下世而后涧上丈人」。
谈何容易
试以涧上之作杂置东坡诗文中,则大全赝本皆是物也,岂不重贻续貂之诮?
西台、涧上固名士,而推称太过拟非其伦责备贤者,徒为二公之累。
某在京师时,尝过谢任伯,见夏均父在坐纷然问其故,均父曰:「唐有韩昌黎,宋有苏东坡,是一流人也」。
任伯摇首不然之。
均父愠怒,面颈发赤,譊譊不已
某曰:「东坡雄奇如韩公,辩博孟子任伯参未透耳,未可口舌争也」。
一笑而罢。
十年任伯作《李邦直集叙》,谓文忠公云:「李清臣文似苏某,而议论过之」。
读之叹骇不已
先生初第时,以书见梅圣俞,论贫贱富贵之乐,圣俞持示文忠文忠答云:「读苏某书,不觉汗出,老夫避路放他出一头地也」。
天下传诵以为口实
今尚载《居士集》中不知任伯何所据而云?
先生言:「世间名实不可欺,文章金玉,自有定价
先后进相汲引,因其言以信于世,则有之矣;
至于品目高下,当付之众口,决非一夫所能抑扬」。
今三叙引,殆是出于一夫之口,所谓齐人管仲晏子而已耶!
因书发公一笑
不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