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应诏上言天变建炎三年 宋 · 季陵
 出处:全宋文卷三五○二、《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四、《中兴两朝圣政》卷五、《宋史》卷三七七《季陵传》、《历代名臣奏议》卷三○五、《宋元通鉴》卷六二、《续资治通鉴》卷一○五
臣者君之阴,妻者夫之阴,外国中国之阴。
金人累岁侵轶生灵涂炭城邑丘墟怨气所积,灾异之来,固不足怪。
惟先格王正厥事,则在我者,其可忽耶?
臣观庙堂之上无擅命之臣,惟将帅之权太盛;
宫阃之内无女谒之私,惟宦寺之习未革。
将帅位高身贵,家温禄厚拥兵自卫,浸成跋扈之风。
去年禦敌,尝遣王渊桀骜不行
改命范琼心怀怏怏
苗、刘二贼,乘閒窃发,岂一朝一夕之故哉?
远方勤王之师一至钱塘拘占房舍攘夺舟船淩铄官吏侵渔百姓恃功益骄,莫敢谁何
将帅之权太盛,意其有以干阳也。
宦寺挠权,为日固久,不幸维扬大臣闇于事机渡江之初,得以自衒窃弄威柄,有轻外朝之心。
上下共愤,卒碎贼手,亦可以戒矣。
比闻蓝圭之流复有召命党与相贺气焰益张,众召僧徒,广设斋会,以追荐钱塘被害者。
行路见之,疑其复用莫不切齿
宦寺之习未革,意其有以干阳也。
臣又观《洪范》,于休徵则曰「肃时雨若,谋时寒若」,于咎徵则「狂恒雨若,急恒寒若」。
今日之事揆之,尚有可言者
自古天子之出,必载庙主而行,示有尊也。
前日南渡,事出仓卒有司迎奉不能如礼。
既至钱塘,置太庙道宫,而荐享有阙;
留神御于河浒,而安奉后时
行路之人,见者流涕
今兹驻跸又几月矣,未闻下款谒之诏,以慰在天之灵不肃之咎,臣意宗庙当之。
比年盗贼杀戮长吏如刲狐豚,残虐百姓如乂草艾朝廷苟且,例许招安未几再叛,反堕贼计
元凶之罪罔获,忠臣之愤不雪,赤子之冤莫报。
不谋之咎,臣意盗贼当之。
太母临朝奸臣马扩上疏上策入蜀,中策武昌下策江宁
臣常诘之,第言天子必惮远涉,由下引之以及中,由中引之以及上,此奸谋也。
西人知关残破不可以遽往,欲先幸蜀以便私耳。
侧闻道路之言,谓銮舆久居此,人情皇皇未知死所,立赏禁止,终莫之信。
虽自臆度决无是事,万一有之,不几于狂乎?
常雨之證,恐或由此
军兴以来,既结保甲,又改巡社,既招弓手,又募民兵追呼急于星火割剥侵于肌肤民力竭矣而犹求焉,不几于急乎!
常寒之證,恐或由此
且阳为德,阴为刑,常雨常寒,阴道太盛,陛下正当修德应天
能制将帅,乃德之刚;
能抑宦寺,乃德之正。
宗庙以孝,禁盗贼以义,谋国以智,安民以仁。
如此行之,则人心悦而天意得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