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别幅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二八、《梁溪集》卷一一一
再拜昨日桂林,方作书遣人承问,使至,特辱教赐,开谕周悉感服无已
承录示《靖康旧语》,读之感慨
危疑之际,祸患不测非公力为辩释,此身不能自保久矣
虽公未尝一一见喻,宁不知之?
其秋出师固知堕恪计中,亦尝面道其详;
然力辞而卒行者非特迫于威命,如所谓杜邮之赐势不得已,亦庶几尺寸之功,以塞厚赏,然后解兵归印,幅巾柴车,径返田庐,此素志也。
不谓事与愿违驻车河内,未踰月而庙算中变,公既去位,某亦罢归一切皆如恪策,而人罕知之者
初,某既总师指挥,继命刘韐为副,及其后乃知恪所荐也。
解潜初与会议隆德志甚锐,及出兵中变按兵不行故失期会,而有南北关之溃。
适所属官张叔献者自军中来,能道其详,乃知将出兵而得恪书,遂有缓师之谋,虽书辞不可知,而意则可料也。
其后之子子羽道其书辞于人,果如所料
二人者今皆见存他日可询也。
渊圣御札,而误付宣抚司,其戒敕之语,与本司禀受不同,亦必恪意。
解潜制置使折彦质河东勾当公事张灏转运使折可求都统制,皆各受御前处分进退自如
因报罢相,遂援此为言以谓节制不专难以成功必致误事
使节归一,以谋万全之举,则太原之围必无可解之理,不然愿丐罢去,遂得请
夫恪之意不过欲作相耳,而妨功害国,其巧如此
今恪已死,尤之何益,所可痛者,小人为身谋,不恤国事一至于是
范祖禹以谓小人必至家国俱亡而后已,岂不也哉
前书所谓舞智御人主者,为恪设也。
又承询以天下安危存亡大计,如某迂疏,再奋再踬,进不足以谋夫国,退不足以保身何敢复议此哉!
试陈梗概之而不怍,恃公之知我耳。
天下一身,及其病也,必有致病之源。
靖康之初所以致寇者,其病源于崇,观以来军政不修,而起燕山之役;
靖康之末所以致寇者,其病源春初其所以和,又失其所以战。
何也?
贼以孤军深入重地,前阻坚城而后邀击之威,初未深知中国虚实也,而吾之援师日集。
当是不难议和其所邀求可许者许之,不可许者勿许,则约成而和可久。
朝廷为其胁制,初不计此,所求一听从,故使贼得以中国之弱,而约不能坚,此失其所和也
当时力争于榻前者,正谓可以一时之急,而贻将来之祸,虽有智者莫能善后虢射所谓期年狄必再至,示之弱矣」者是矣。
诸道之兵既集,数倍于贼,福宁会议,正欲用亚夫之策,复畿邑,绝粮道,禁抄掠,困其师以胜之。
姚平仲先期妄发,其议遂格。
劫寨,小衄也,而因以沮必胜之计;
邀击良策也,而抽回袭逐之兵。
故使贼安然捆载而归,无所忌惮,此失其所以战也。
弈棋然,岂能尽杀敌而我无所伤哉?
借使以吾兵之二而易敌兵之一,犹为中国之利,深入覆师,则疆外破胆矣。
失此机会,故贼志日侈,士气日沮,长驱凭陵至今为梗,先轸所谓一日纵敌,数世之患」者是也
国家变故既尔宁可追咎既往然不知其源,何以治病
此二者,安危存亡之源也。
或者靖康之末失守,而以靖康之初坚守为非,亦可谓不知变矣。
靖康之初,与夫靖康之末事势岂可同日语哉!
初犯阙时,朝廷失于堤防,故使之渡河而至城下
其所以急欲去者,初不为久留计。
再举南牧,则有必取之心,此不同者一也。
贼初抵城下不数日间援师已集,中外音问络绎不绝
及再至,则围城之中,始以蜡书起兵中外阻隔不通,此不同者二也。
渊圣登极之初,士气人心贾勇百倍其后稍稍解体,此不同者三也。
其他细故不可胜言
故在靖康之初,有备则当守;
靖康之末,无备则当避,岂可胶柱鼓瑟耶?
以后而罪前,是犹治病不察證候,以后药之失而咎前药之得,岂理也哉
宣和之间,病成而未作;
靖康之初,病作而未甚;
至靖康末,则病甚矣。
故以靖康而视宣和,以建炎而视靖康国势人心,与夫经营难易何啻什百哉。
建炎之初犹有可为之理者,河北真定、怀、卫、浚四州河东太原泽、潞汾、晋六七州,皆靖康末有为失之,其馀皆为朝廷守。
兵民之心,戴宋坚甚,而河北东路京东西陕西诸路,未受患也。
当时料理两河以为藩篱,因其人而用之,则中原可保;
车驾巡幸不去中原,则四方可安。
譬犹初病中风者,药石之功犹可及,而复为全人也。
既舍此策,以苟目前之安,坐视数路之莫救,河北、河东悉皆陷没,而其京东西、陜右类遭侵掠
春关中既扰,今则鄜、延、丹、坊又破,环庆诸路数以来未知如何
西北如此,则中原岂复为我有哉?
辟犹再中风者,遇良医不免之患,医非其人,未可知也。
西北之于天下非特形势便利,乃将帅士马甲兵所出兴衰拨乱具在焉,失之则其具何自而得?
欲修大厦之倾,而乏材料,可乎?
贼善因兵于敌,非特因粮而已
京东西者,闻多两河之人。
使复用京东西、陕右之人,剪发易服,被甲执兵,则遇者皆以为贼,望风奔溃,何往不可,虽东南未得高枕而卧也。
犹大厦之倾,日葺之则有复全之理,不然风雨之所颓圮而后已,可以数其迁为安耶?
今日之策,急料理之可如东晋,然东晋未可轻议之也。
相如王导人望顾荣贺循纪瞻经营中原祖逖刘琨方面温峤陶侃、郤鉴,强藩重兵控扼上流,始能抗石勒之徒,保有江左
奕棋者,一失腹心之势,则虽欲保守一隅,岂易得哉?
杜牧有言:「上策莫如自治」。
自治之术,以进君子退小人为本,君子进则虽微必强,小人进则虽盛必衰,此匡复之象也。
理必至此心术不同而已
今日之事,必其真有勾践枕戈尝胆之志,必能行卫文布衣帛冠之政,任人者体刚明一之德,受任者革忌媢偷惰之风,一切以公天下,保国家为心,日引月长,使国势浸彊,庶乎可为此安危存亡之所系也。
自经变故以来,尤觉可不可之有时,时不可而为之,犹逆风行舟用力多而无补
使遇其时呼吸响应顺风开帆一日千里可也
愿公深自蓄养,方燕闲究观古今之变,而察其机会异时复膺大任,则宗社生灵之所赖,必有在矣。
蜀先主刘表曹操在官渡而袭许昌不从其后悔之,先主曰:「天下之事,机会之来岂有穷已,若能应之于后,则此未足为恨」。
今敌彊我弱,然安知异时可乘之机耶?
此可为智者道,难与世俗论之也。
久已灰心,今复远屏海外,与中原绝,此志已矣
诲问所及,故辄发其狂言死罪死罪
再拜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