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潘子贱龙图 宋 · 李纲
 出处:全宋文卷三七三七、《梁溪集》卷一二一
顿首拜启子贱宫龙图执事:近辱书贶,来介不告而还,遂稽修报,愧佩无以为喻。
初寒伏惟台候多福
承见索所著《易传》,殊不鄙。
仆顷在海无所用心,取《易》读之,观象会意恍若有得,因以其说著于篇,非敢效古人训经垂世,姑备遗忘而已
自还中州,念欲删改成一家言日困多故因循未果
去年春归荆湘寓居长乐郊外杜门谢客终日萧然,始得稍亲笔墨寻绎旧学精虑深考,为剪其繁芜,粗成条理
思得卓识博闻之士相与讲习磨砻淬砺,證其是而黜其非,增益其所未至,庶几不悖圣人作《易》之旨,常病未有其人。
子贱过人聪明介然自守不以世之非誉动其心,退居闲处甘于枯淡,将与外生死、忘得丧者游,而能惠然同我所好,此固仆之所愿进其说以求是正也。
仆曩与襄陵许崧老著《春秋集传》,书成出示,义有未安,仆必一一为言之,崧老亦多见从。
朋友道丧久矣,振而起之,正在我辈
崧老既没,微子贱吾何望哉!
谨以所著《易传内篇上下经致左右
自经忧患以来险阻艰难,靡不备尝,既不得竭其愚以徇国家之急,故自托于空言心力于此书,愿子贱日置几案间,暇则试取观之,其有乖戾悖于义理去处,悉为签出,略以数字道其所以,当复思索,以从来诲。
其中立说与今之说《易》者不同,而偶有可取,亦为签出,以数字表之,使知千虑一得不枉劳心
二者幸留意焉。
上下经外,又有上下《系》、《说卦》、《杂卦》、《序卦》等传,及外篇《释象》、《明变》、《训辞》、《衍数》、《类占》诸书,以解駮《易》体,究象数义理之归,当续驰上次
圣人作《易》,虽推之无所不通,然立象尽意,必有至当之理。
吾徒学《易》,因象以求圣人之意,正犹法家铺陈条法以定刑名,止于当而已矣。
苟非其当,则以笞杖徒流,其差缪岂不远哉!
汉、魏以前,说《易》者多宗象数而不求义理,故取象迂阔不切
王辅嗣以来一切义理训《易》而不稽象数,其失圣人之旨亦多矣。
仆此书由象数以会义理,然亦未敢自以为然,愿且勿以示人,姑问难往复,使无可疑庶几可传于世,千万照亮也。
建炎初荷上虚席以待备位,终两月馀,议论用事不合不敢负天下之责,遽引身以退,曾无毫发之补,至今自愧。
奉诏旨俾追省当时施行者,为《时政记》以闻,衰病遗忘文籍散失,才得十之一二,已奏两篇,以塞明命矣;
辄以别本及所建明并乞罢劄子二十馀首录去,恐子贱当时行朝仓卒不知本末可以见其梗槩也。
七八年间如一梦,然追寻往事第使感慨耳。
岁聿云暮未有会晤之期,此情可量,切冀为远业自重
谨奉启,不宣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