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李纲乞明赏罚书 宋 · 沈琯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二八、《三朝北盟会编》卷四○
金人之强,能强于苻坚乎?中国之弱,果弱于东晋乎?向使似之,尚当为淝上之一战。而今者凡有要求,无所不从,一切唯令之取,何哉?欲亲王则以亲王与之,欲都尉则以都尉与之。至令欲宰相以为质,则邦昌为少宰而遣主议和,而其为太宰者弗去也。欲枢密以划地界,则路允迪为赍书而往主割地,而其为枢密者弗去也。何待宰相、枢密者厚,而亲王、都尉之薄也?以至一去而为大资,再往而为两府;张大金之声势以胁朝廷,则迁给事;割三镇之地以蹙国势,则除侍郎。凡言金人之兵少与用兵之策者,皆怒而不听。夫国之所以为国者,正是非,明赏罚。是非不正,赏罚不明,其能国乎?琯所以夙夜愤愤为国家虑而不复仕者,此也。伏望枢密以道事君,取天下之真才实能而用之。进君子,退小人,正是非,明赏罚,使朝廷清明,边鄙宁静,时和岁丰。琯虽在耿耿中,受赐多矣。愤激之深,言不能尽,伏幸察裁。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