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正字谢执政 宋 · 董逌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三六
横槎问汉,对北辰枢极之庭;
负羽登瀛,直东壁图书之府。
恭承睿泽祗奉训词俯伏拜嘉怆惶失据
窃以五帝之后书画殊体;
六国之世,文字异形
史籀兴而鸟迹亡,隶邈作而虫篆散。
遗烧未泯,尽亡保氏六书
残烬仅传,遂变史官八体
三千馀简,而初存《大诰》;
四十七篇,而独得中庸》。
传《周书》于鲁太师尚存典要
得《商颂》于正考父,仅识仪刑
礼文藏于理官乐舞隶于军正
维《诗》备弦歌之奏,得以幸存
而《易》为卜筮之书,由之不废
斯文未丧大道将兴。
遗简淹中,得断篇于渭上
群经聿备,异学竞名。
古文百篇,尽收鲁壁
乐书三记,咸出献宫。
混《尧典》于济南,分《鲁颂》于燕北。
学官讲业偷合说命》之三篇
博士传经,伪补《冬官》之六典
陋儒守误,曲学自私
见道不明谈经多蔽。
窦公司乐之伪,萧氏诋《康诰》之非。
至论左传不解春秋》,谓《夏正》尽模《世本》。
明堂》、《月令》,虽杂出于秦书;
时训》、《职方》,犹见存于周制
大则得于简牍,小则出于縢囊
残编六代遗声断简三王旧礼
离《易经》之《讼》卦,岂亦未之思乎
则《孟子之外篇,盖末如之何也。
由是经术遂紊,传注益繁。
大篆秦文,已混横直
旧科汉隶,遂遁方圆
残经不悟于郭亡,阙文徒存于夏五
泰誓》出于河内,诸儒咸以为疑;
虞典》盛于江南学者以为妄。
虽《武成》之书尽信,而《酒诰》之篇俄空。
长杨》昧于衮铤,《新书》蔽于暴熭
《易》或脱去无咎」,擅以补遗
《书》则改去「无颇」,因之失当
上愿纠暴之莫订,索隐行怪相仍
箕子明夷,误著该滋之实;
尹躬西邑,竟从先贩之讹。
不足一者,既失其全;
多于六者,自乖其数。
至论「二檀」非圣人方幅之典,谓「五官」乃战国阴谋之书,议《礼》或昧于何居,引《诗》无分楚些
文王之德,众说尽离;
仲尼之居,两言皆误。
《书》残武殪,《颂》乱汤齐。
天地𡔹𡕃,评书固昧;
阴阳旁魄,求义则非。
况夫乌舄混淆鱼鲁杂糅
河南之邑为雒,减汉东之国为隋。
上则不从辛,绝下则对或去口。
偷合俗谶,私释民谣
理苟昧于参稽,字因失其檃括
断残莫续,疑误相承
造为百二篇,悉从私意
断于六十字,自托前言
合而棘氏微,足省而疏姓绝。
叙作《左氏》,妄黩货汉朝
题为《连山》,滥购金于隋室。
分差真赝,甘守姬鱼。
定文于六穗之禾,训同于导;
分序于八寸之策,执异为宗。
丁尾乱真,钩须失实
甘守马头之误,犹怜凤毛之工。
书立书诮而既缪国名,为卷为端而遂乖服制
篆形误伪,谁正云兴祁祁
隶体散亡,共守鸾声钺钺
异文钟鼎合款识于盘盂
锁定银铛之名,车改金根之目。
不知篆字,释经方论于旦明
徒守籀文,立典遂惑于由𣡌。
误看望杏,私定弱枝
才分童知之非,尚守予猷之是。
记文既异,知一束二缝之为来;
取义已殊,指二首六身之为亥。
进尽贤臣相乱,悉述妒姤之共迷。
汗简家传漆书私定。
郡章立信,救时惟正于四羊
国史传疑,考义共惑于三豕
蠹残未整,缺伪宁论
推字以十八公,评文以一万日为昉。
淮南则田下于亢为畜,阳冰云上于天为需。
会意则背私为公辨方反正为乏。
傅会作九禾之秀,离析三刀之州。
妄人山,借言鬼木
合乐之奏,妄加文武之为斌;
定经之名,误合日月之为易
此丝奚据,廷车宁依!
字失部居,改白水真人之兆;
忘形象,作非衣小儿之谣。
四十八安取于,三十七未足语世。
黄头漫尔白日谓何
钟钟叫嘂之未明,协协叶叶之徒论。
酢醋易义,种穜互间。
忧悠未辨于声,柴寨莫穷其体。
告存牛口,信假人言
𩅦𩃙壾𠅬,寓名于怪;
乖𠙻,究义则诬。
󶵲无取于命师,𧢥岂足以讽国。
至于虐暴昏荒定义见于方正仁信之病时。
𪚔固殊飞,照诚异照。
豳颂岐山之居,分《讼》卦为慈岭之东。
罔知终辟以成朱,莫悟季春出火
知津矣,故书尚全;
莫大焉,古字或异。
祈禳相近,移馀聚于猎闾。
不学至于面墙虚造务传于乡壁
不可于叵,楚字渐离
颛孙于申,秦声浸失。
狐疑犹豫号于别义
鸡尸牛从,断以非经。
翚摇未闻,顾后世作字异尔;
繁缨不改,赖前书引纬明之。
图籍损增,篇第褫落
别风淮雨傅毅托文于奇;
漱石枕流孙楚书言于诞。
分章改纸而悉以别读,片札残行而易以异音
梁父七十二家,名虽具在
尉律四十九类,尽益已亡。
著论犹见为疑经立说敢期于證圣
不耐无乐,赖古字犹有存焉;
彼徂矣岐,叹昔人已无知者
章条以成一家之说,增篇目而合二传之差。
疑误后生破碎大体
脱去半字刘向屡伤;
诡更正文许慎重叹。
鸡斯之仍陋,岂雌霓之未分。
故言非通六经之旨,则益有不知
文非精究小学之徒,则莫能致辨。
宜求博学,以正微言
嗜学无成守经多泥。
自惟断断无他技,不能碌碌以取世资
读书未识偏旁敢当刊误
作字但能点画,安敢辨疑
梁丽不能舂城,在纳履岂宜织锦
以俗为累,不能乡邑之山;
是古成愚,罔知里闾之社。
疑字辄过,异人未逢。
快意适于当前读书不求甚解
执简未免伏猎幸逃。
虽左朱右黄未尝去手
然赋白分黑,徒觉费心
造理未能两忘,思误更是一适
顾已贻讥于许禄,盖尝未论于追来。
部改于畺,世谓不师陶、葛
文从疵,人嗟未本机、云
误存舟二间之为航,安识门五日之为闰。
遗札于《干禄》,体或背经;
异书于《正讹》,名皆异实
徒以签縢错舛简册拿烦。
折中既废而传习寖衰小学久忘而讹乱相属
承误或因于炱朽,执疑遂守夫灰残。
愿再杀青不量削牍
章左匦,希洪渡之绪正科文
抗论前旒,祈于干之裁定圣训
明诏编摩之任,睿恩兼是正之司。
仁寿置官古文废而不用
开元守属,奇字秘而未雠。
徒有详定典籍之名,未举刊正文字之职。
况联班内府,充职中台
自汉以还特号老氏之藏室;
逮唐其后,至谓道家瀛洲
策府增华儒林推重
是谓殊常之选,宜登绝异之才。
托误缀文,浪作兰台令史
猥因载笔敢辞公车左人
顾将获东观未见之书,抑亦西京未坠之典。
扰扰何为者,岂区区取正焉!
倚相之官,未力雠覆
耀卿之业,但守阙遗
狞劣如形何,昧聪敏则亦性也。
察部整景比之莫效,顾文盈漫之难工。
浅学宁施,寡闻知惧。
自惟忝切,谁许冒居
固知宰物之笃时,益见大钧造命
此盖伏遇某官道帝载,德亮天功
允升大猷致君无过之地;
绍隆绝业,措国于不拔之基。
廷论以之为平,朝纲赖之取正
大明中天,而物无邪景;
疾雷破山,而人无妄情。
遏绝狂澜,作时砥柱
绵延圣绪,为世泰山
惟克享天心,行千载一隆之道;
辅成配德,当万世罕遇之时。
任天下之安危道合圣人用舍
三官并治,收夫子小以成小、大以成大之功;
五教兼施,尽孟子中养不中、才养不才之德。
是宜朝有著位,野无遗材。
典成巧冶之知,特假吹枯之力。
逮兹冗散,亦被选抡
敢不益谨官常,恪修职守,网罗遗佚,绪定缺残。
知凤为君子之徒,朋皆自正;
谓马本诸侯之乘,趣固可名。
不敢妄下雌黄,尚庶几能分牡墨。
誓殚末技,以报洪私
按:清抄一百五十卷本《圣宋名贤五百家播芳大全文粹》卷六九。又见《宋四六选》卷一六。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