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问 其五 宋 · 王洋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七六、《东牟集》卷一○
问:滕文公过宋而见孟子,孟子道性善,言必称尧舜。他日告诸弟子之言,亦曰人之性善,若其不善,非才之罪也。自孟子之言出,天下无异辞,而人皆知性命之说美矣。至荀卿氏,则曰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妻子具而孝衰于亲,爵禄盈而忠衰于君,嗜欲得而信衰于友。人之性恶,又何问焉?故孟子之后,荀卿氏有异同之论,而学者不容无疑焉。西汉之衰,扬雄氏作,其论性则又有不同者。其言曰人之性善恶混,习其善则为善人,习其恶则为恶人。夫孟子、荀、扬皆圣人之徒也。使其同出于圣人之道,抑何相背之戾邪?且性者夫子之所不言,而三子讼言之无少隐,然荀卿又称问答之语,以为尧舜有是言也。使尧舜果为是言,而孟子不知,是不学也,知而背之,恶在其必称尧舜乎?试辨明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