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杨隐君墓志 宋 · 王洋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七七、《东牟集》卷一四
君讳潜,字彦升其先华阴弘农人
杨氏别姓以来,数千载间世盛族,迹其逋迁裔胄所至,皆有异人
黄、唐姚、姒不及者,大抵重于叔向,贵于赤泉侯,极于汉太尉
散处郡国,流分派别,有兜鍪貂蝉者,有儒冠鼎食者,有穷经论道为一世宗仰者,有隐居处身岩壑而名振天衢者,皆华阴之族,无它杨焉。
君世将乐瀚溪,盖别自浦城之族。
大王父某、王父某、考某,皆隐德不仕,而其德名著乡社者,累叶不同
故直而和,愿而恭,其言也讱,大王父之德也。
刚而毅,纵而度,力兼数夫,而毫视万物者,王父之量也。
二父之志,通古今之学,固穷厉节,不求达闻,则皇考其人焉。
昆弟四人,在皇考仲子
天性警悟自知读书,初加弁服名誉赫然
尝自言:「为人后者,非名相继之谓,顾不可坠者节也。
四知可畏则故人之金可却矣;
辨三者之不惑,则奕世之泽必厚矣。
华阴之田果安在哉?
人田千阡陌,吾田乎清白,彼千阡陌者未百年而易族,吾清白者在千载不竭
归乎,归乎,其蹈吾祖以食清白之田乎」!
由是,公于乡党则推其馀以施,而人无饥者。
盖其事亲就养无方,而族党之人无不令于父母者。
居丧倚庐号泣孺慕,而禽鸟之瑞至焉。
初,宣和中方田法行,乡人盻盻未知所向,君为廋词语人曰:「五鄙之庐,舂粮而趋。
隼旟之丘,倍称是求。
平衍而腴,将困于租。
铢铢钧之,等分是图」。
会其法中止,时无知者
后三十年复举经界邑人追思公言有识者解之曰:「五鄙之庐,邑也;
舂粮而趋,百里也;
隼旟之丘,州也;
倍称是求,则百里者二焉。
以吾乡去州邑远,其地衍沃,将有渫恶氏者委重于此者。
当以等级远近均之,则当矣」。
后果析为九等,铢铢较之,始得其平,故乡里推公明绝人,非智所及
初,汉太尉四子,长曰奉,季曰牧,二族为尤盛,今秦吴诸族皆本于二祖
浦城之族出于秉。
礼经考之,传于奉者宜为大宗,传秉、传牧者宜为小宗
而秉尝为别族,继别者百世不迁
故在杨氏世谱,凡之后皆宜祖于太尉,而继秉者祖于家,其叙乃正。
今以世谱考之,自食我之祸,子孙逃于华阴山谷
永嘉之乱占籍上饶
唐上元中刘展陷润、升,吴会弗宁,又避地建安吴兴
王氏据有闽粤,与李氏敌国吴人致讨,建安震恐,十一世祖徙居将乐光明,后自光明复居瀚溪
瀚溪之族派于浦城,而浦城之族出于瀚溪
境接长河,其俗犷戾,视法令纸上语
君家三世善道化之,其俗几变。
向使如君者,天假之年,渐致四方长者以德为池,浇濯其俗,益古其俗可也
重车出门中道折轴,其为士者惜之。
君以建炎元年岁在丁未终于里第享年四十有四
三年九月,葬于将乐都岭之原。
一月双笋生茔前,不日成竹
物生之异时士夫歌咏者甚众,人以为清德之瑞,且知子孙之庆云
马氏,有二男子:长曰杰,历任阳山,前信州司户参军
次曰佐,后君一年而卒。
四人:如范、如筠,皆举进士,馀尚幼。
民曹之官于信也,予寓处郡下,与杰从游相好一日予曰:「我先人诸孤二十馀年,既克襄事,大惧潜德不显埋名地下,愿令辞以表之」。
予谢不令,恐无以令德者。
既归踰年,遣人具书币走上饶,求遂前请。
予适有事淮浦,书不克报。
是秋,又书来促曰:「碑已具,幸终赐」。
乃书以授使者
君之善行甚众,而独沈于乡,后之乡人俎豆之与。
铭曰:
按:阙文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