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谏议和疏 宋 · 郑刚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九一、《北山文集》卷一、《历代名臣奏议》卷八九
臣窃闻虏使就馆朝廷差官王伦计议众论皆谓朝廷审处适中,必无过举。
和议之事,次第可成,此至幸也。
然众皆知和议之可成,而不知垂成之事亦复可败,要须有道以济之。
何则
虏所求出于平易,其事必成;
虏所求出于甚难,其事必败
事之成也,谋画可以继进
事之败也,智者无以其后
几微祸福之原,不可差以毫釐者,陛下应之可不审乎?
有如虏求我以甚难,则和议之败,盖有两端:其一激怒于虏人也,二则激怒国中也。
有一于此非但和议不成,盖亦产祸之甚速。
臣请试言其略。
朝廷若曰:「虏不可从,必峻辞而拒之」。
虏必曰:「称臣者汝也,讲和者汝也,致我使往来者汝也。
今遽去尔,是我不绐汝而汝复无信也」。
激怒如何
和议自是败矣。
朝廷若曰:「虏不可违,悉俛首听之」。
国中必曰:「是无中夏也,是弃君尊也,是忘宗庙也」。
虽有防川之力,恐不能防人之口,其激怒如何
和议亦败矣。
今日计者,必当以适中论调其间
其从之也,不使激怒国中
其有可辞也,不使激怒虏人
旋曲折,以就其事,如是和议可成矣。
虽然适中之举,要在勿速。
有如未就,益择善议论之士,熟为使者开陈道理,使其心解意悦,共择两平之道守而行之。
晓然内外通知,勿使下忧疑之意。
如是则事无不济
汉韩安国有言:「谋事必就祖,发政古语」。
侧闻咸平二年章圣皇帝曹彬曰:「北鄙终成和好,此事须朕屈节天下苍生,然又须执纲纪,存大体,即为久远之利」。
陛下谋事就祖,其法章圣意而已矣
郅支侍子汉议谷吉送至庭,贡禹不可,曰:「《春秋》之义,许戎狄不一而足先儒节制之,不求称其欲也」。
陛下欲占古语,其合《春秋》之义而已矣。
陛下孝友心感天地而动金石微臣区区之意,惟恐朝廷行之失当有害成议
其数以和议言者,乃所以和议之成也。
陛下恕其愚否?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