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恳留曾开 宋 · 郑刚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八九二、《北山文集》卷一
臣窃得于传闻曾开礼部侍郎众论疑惑
之所坐,臣未得而详也,然圣恩从来优礼侍从未尝轻有罢黜,虽言章论数其短者,犹委曲保全其去,此开之罢所以不能无疑
每见人称开厚重质实,有文采,论今日朝廷人物者必指为善类,宜无显过得罪清议也。
或谓止缘近日议论使事略有异同,遂至牴牾
独臣以谓不然
陛下圣度如天,物物并受,数降诏旨,谓今此通和之事,无非审处中道经久可行,固尝许群臣条奏利害,一二来上。
陛下之心,可谓人情济世者。
也虽有大同小异之见,吾君父不谅其心乎?
谓缘论使事而罢者非也,求其所以致罢者而勿得。
无乃戆愚太甚,至有妄发狂瞽之言,圣意忤而不能容者?
则开之罢,疑或出于此也。
臣数日前,尝上疏乞罢柳约召命,未闻施行
约之为人陛下自知之。
童贯而求其荐,事路真官而问其术,奸淫之事又详于孙悟之妹,其素行不待暴章而后露也。
然如者,陛下犹欲抆拭而用之,则如者,岂不能容忍而留之乎?
约之来,陛下未必侍从之;
之去,陛下未必终忘之,但朝路见一曾开去,一柳约来,进退人材,似有可疑,此众论所以惑也。
曾开去,便未损于朝廷,恐如者又或去焉,则有损矣;
柳约来,便未累于朝廷,恐如约者又或至焉,则为累矣。
圣人虚心屈己,禁萌于甚微,而防患于甚久。
方今虏使远来,计议未定爱君忧国之人,心魂夜悸,谓祸福之几皆在乎此。
是虽众智交陈,群策并入,原其用心,皆为区区正当容纳,各领其意。
他日事成,使论事者自怀无远见之羞;
脱或不成陛下回思言者不至有悔如是可矣。
陛下南渡以来圣德日跻略无过举
前日胡铨上书狂悖,削吏琐而投荒宜矣,然犹从大臣之请,俯加原贷
则开之罢,臣诚有望圣恩焉。
武帝不能汲黯之言,其后则曰:「天子公卿辅弼之臣,令从承意,陷主于不义乎」?
故卒优容之。
此臣所以恳祈天听也。
台谏天子以为耳目
下有公论而不上闻则是耳目其所司也,臣忍为是哉!
缕缕之言,期以报陛下而已矣。
上渎天威罪当万死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