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忠义堂记1136年 宋 · 郑刚中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八、《北山文集》卷一三、《敬乡录》卷四、《金华文徵》卷五、《金华文统》卷一、《南宋文范》卷四二、《瓯乘补》卷一五 创作地点:浙江省杭州市
永嘉州治之北,有堂曰忠义,前太守程公之所建也。
绍兴丙辰端明殿学士礼部尚书会稽公来镇是邦,既见吏民,问疾苦,颁条教,约与为清净之治。
一日过其上,顾谓僚属曰:「是堂规模闳伟,而创立命名之因,无所稽考
吾闻鲁公唐人之英,言忠义者莫先焉,后五流落为温人。
鲁公末年,亲书告牒,其家传宝之,郡尝为刊于石。
尔者天子官其家永嘉二人,家乐清一人所以遗烈而播馀芳者多矣。
鲁公之名,所在咸仰,要之此邦乃其遗迹流风之地。
吾今求其像绘置堂上,徙其石刻列之两旁,使后人堂名之有属。
公等以为宜乎」?
幕吏东阳郑某避席改容而言曰:「真卿,小邾子颜公子之后
颜含侍中相传七叶,皆以忠孝名世
至有真卿杲卿,以堂兄弟门户并立
杲卿常山之名既凛凛如霜雪希烈之变,真卿复振显于后,天其以忠义一门乎!
尝考鲁公上世,凡能尽忠于国者,无不以孝行称
由是知善为臣子者,于忠孝道初未尝析。
后世道德不纯风俗凋落臣子分两途,始以忠义为难事。
至若鲁公处死之节,论者伟之,而识者以为不足道
观其平日议论慷慨落落难合
唐旻诬之,李峘非之,李辅国元载卢杞怨恨切骨而公自信知爱忧国不知祸之及己,此盖能以事亲者事其君故也。
忠义天下大闲也。
偷生假息可以乱臣贼子之命,而英声伟烈常出于奸鈇逆鼎之旁,二者唯人所自而已矣。
为政暴扬兹美,非但可以慰颜氏之精爽,亦足以辅国千古粪壤奸人之气,其谁曰不宜」!
公曰:「众以为宜,则子为我记于石」。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