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示成机宜季恭 宋 · 释宗杲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三六、《大慧普觉禅师语录》卷二四
佛言:「若有欲知佛境界,当净其意如虚空
远离妄想及诸取,令心所向皆无碍」。
决有此志学无上菩提常令方寸虚豁豁地不著言说,不堕空寂
无言无说,两头俱勿依怙
善恶二事无取无舍。
日用二六时中,将思量计较之心坐断
不于空寂处住著,内不放出,外不放入,如空中云,如水上泡,瞥然而有,忽然而无,只向这里翻身一掷抹过太虚
恁么时,安排不得,䬦排他不得
何以故?
大法本来如是非是彊为。
不见释迦老子有言:「不取众生言说一切有为虚妄事。
虽复不依言语道,亦复不著言说」。
今时士大夫学此道者平昔聪明灵利所使多于古人言语中作道理,要说教分晓
殊不知枯骨头上决定无汁可觅,纵有善知识所诃肯,离言说相,离文字相,又坐在无言无说处黑山下鬼窟里不动,欲心所向无碍无窒,不亦难乎?
既为无常迅速生死事大决定有志直取无上菩提世间种种虚妄不实底事一笔句下,却向不可不可舍处谩觑捕看,是有是无。
直得无用心处无开口处,方寸如一热铁相似时,莫要放却
只就这里看个话头
僧问云门:「杀父杀母向佛前忏悔,杀佛杀祖时却向甚处忏悔」?
云门云:「露」。
若有决定志,但只看个「露」字,把思量分别尘劳中事底心,移在「露」字上,行行坐坐,以此「露」字提撕
日用应缘处,或喜或怒,或善或恶,侍奉尊长处,与朋友相酬酢处,读圣人经史处,尽是提撕时节
蓦然不知不觉,向「露」字上绝却消息三教圣人所说之法,不著一一问人,自然头头上明,物物上显矣。
佛不云乎:「菩萨摩诃萨无障无碍智慧,信一切世间境界,是如来境界」。
古德云「入得世间出世无馀」,便是这个道理也,只怕决定信、决定志耳。
决定信,则有退转心;
决定志,则学不到彻头处。
那个是有决定信而无退转心,有决定志而学到彻头处者?
牛头山二世智岩禅师曲阿人也,姓华氏
弱冠智勇过人身长七尺六寸
隋大业中郎将,常以弓挂一滤水囊随行所至汲用,累从大将征讨,频立战功
唐武德中,年方四十,遂乞出家,入舒州皖公山,从宝月禅师弟子
后一日晏坐,睹异僧身长丈馀,神姿爽拔辞气清朗,谓曰:「卿八十生出家,宜加精进」。
言讫不见
又尝在谷中入定山水瀑涨,怡然不动,其水自退。
猎者过之,因改过修善
复有昔同从军二人,闻岩隐遁,乃共入山寻之。
既见,谓曰:「郎将狂耶,何为住此」?
曰:「我狂欲惺,君狂正发。
夫嗜色淫声贪荣冒宠流转生死何由自出」?
二人感悟叹息而去。
贞观中建邺,入牛头山谒懒融禅师发明大事
曰:「吾受信大师真诀所得都亡,设有一法过于涅槃,吾说亦如梦幻。
一尘飞而翳天一芥堕而覆地,汝今已过此见,吾复何云?
山门化导,当付于汝」。
遂为牛头第二祖师
此乃有决定而无退转心,有决定志而学到彻头底样子也。
三教圣人所说之法,无非劝善诫恶,正人心术
心术不正,则奸邪唯利是趋;
心术正,则忠义唯理是从。
理者理义之理,非义理之理也。
如尊丈节使,见义便为,逞非常之真勇,乃此理也。
峰禅师云:「作有义事是惺悟心,作无义事是狂乱心
狂乱由情念,临终被业牵;
惺悟不由情,临终转业」。
亦此理也。
佛云「理则顿悟乘悟并销,事则渐除,因次第尽」,亦此理也。
长者云:「圆融不碍行布,即一而多;
行布不碍圆融,即多而一」。
亦此理也。
永嘉云:「一地具足一切地,一法遍含一切法一月普现一切水,一切水月一月摄」。
亦此理也。
华严》云「佛法世间法,若见其真实一切差别」,亦此理也。
差别在人不在法也。
忠义奸邪,与生俱生。
忠义者处奸邪中,如清净摩尼宝珠置在淤泥之内,虽百千岁不能染污
何以故?
本性清净故。
奸邪者处忠义中,如杂毒置于净器,虽百千岁亦不能变改
何以故?
本性浊秽故。
前所云「差别在人不在法」,便是这个道理也。
奸邪忠义二人,同读圣人之书,圣人之书是法,元无差别,而奸邪忠义读之,随类领解,则有差别矣。
净名》云「佛以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得解是也
忠义之士见义则本性发,奸邪之人见利则本性发,如磁石遇铁而火逢燥薪,虽欲禁制不可得也。
如尊丈节使雄烈过人,唱大义万众之中,耸动时听,亦本性忠义而见义则发,非造作安排
教中所谓譬如摩诃那伽大力勇士,若奋威怒,于其额上必生疮疱;
疮若未合阎浮提中一切人无能制伏」。
以此喻发菩提心者,菩提心则忠义心也,名异而体同。
但此心与义相遇,则世出世间一网打就,无少无剩矣。
予虽学佛者,然爱君忧国之心,与忠义士大夫等,但力所不能而年运往矣。
喜正恶邪之志,与生俱生,永嘉所谓假使铁轮顶上旋,定慧圆明终不失」。
予虽不敏敢直自信不疑
季恭志趣不凡春秋鼎盛正是奔走尘劳之时。
以此回来,学无上菩提,非夙植德本焉能信得及、把得定作得主宰
坚固此心,终始如一触境遇缘不变不动,方名有力大人
无常迅速生死事大,若念念以此一段大事因缘未了未说,直下超證,是省得日用应缘许多障道底恶业,况一念相应,转凡成圣耶?
但办肯心,必不相赚。
古来自有为善底样式,博极群书只要圣人所用心处,知得自家心术即正。
心术正则种种杂毒、种种邪说不相染污矣。
季恭立志学儒,须是扩而充之,然后推其馀可以及物
何以故?
不至不是学,学至而用不得不是学,学不能化物不是学。
学到彻头处,文亦在其中,武亦在其中,事亦在其中,理亦在其中
忠义孝道乃至治身治人安国安邦之术,无有不在其中者。
释迦老子云「常在其中经行坐卧」,便是这个消息也。
未有忠于君而不孝于亲者,亦未有孝于亲而不忠于君者,但圣人赞者依而行之,圣人不敢违犯,则于忠于孝,于事于理,治身治人无不周旋无不明了
行看尊丈节使立大功凯旋而归,季恭一跃青云之上,成氏之门,有武有文,无可疑者。
季恭勉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