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孙策兼并之志议 宋 · 李弥逊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五五、《竹溪先生文集》卷一○
孙坚四男、权、翊、匡。
年十馀岁,已交结知名
周瑜策同年,亦英达夙成,闻声问,自舒来造焉,便推结分好
死,年十七,乃徙居江都结纳豪杰,有复雠之志。
袁术吴景丹阳太守,以从兄贲为丹阳都尉
泣涕曰:「亡父昔从长沙入讨董卓,与明使君同盟结好,欲自凭结,愿垂察其诚」。
甚奇之,然未肯还其父兵。
后复往见馀兵千馀人还策,表拜怀义校尉
骑士有罪,逃入营,隐于内厩
指使人就斩之讫,诣谢。
曰:「兵人好叛,当共疾之,何为谢也」?
由是军中畏惮之。
后策自将讨祖郎于陵阳,禽之。
谓郎曰:「尔昔袭孤,斫孤马鞍,今创军立事,除弃宿恨,惟取能用,与天下通尔,非但汝,汝勿恐怖」。
即破其械,署门下贼曹
又讨太史慈于勇里,禽之,解缚,捉其手曰:「卿有烈义天下智士也」。
门下督
军还,祖郎、太史慈在前导,军人以为荣。
刘繇卒于豫章,众欲奉豫章太守华为主策命安抚之。
左右皆曰:「北去不还」。
如期而归,谓曰:「华子鱼良德也。
无它方规,自守而已」。
抚掌大笑,遂有兼并之志。
议曰:自古衰乱之世,纲常既隳,豪俊并起,强凌弱,众暴寡,更胜迭负,不相臣仆,必有兼人之略,可以坐制六合然后奸雄缩手,不约而附。
孙策少有大志,多所结纳威名盖众,及胜敌擒虏,乃能弃私愤,采公望破械释缚,收其所长,天下之士倾心焉
观其豁达大度驾驭豪杰同符高祖,使天假之年终始大业,则决机两阵之间,争衡天下,肯与并驾而已哉!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