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斡离不黏罕状靖康二年二月十三 宋 · 秦桧
 出处:全宋文卷三九八四、《三朝北盟会编》卷八○、《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二、《东都事略》卷一二二、《挥麈三录》卷二、张邦昌事略、《宋史》卷四七三《秦桧传》 创作地点:河南省开封市
右,窃缘自祖父以来七世事宋,身为禁从职当台谏
荷国厚恩,甚愧无报。
大金重兵,临已拔之城,操生杀之柄,威制官吏军民等,必欲灭宋而易姓
尽死,以辨其理,非特忠其主也,且明两朝之利害耳。
赵氏祖宗以至嗣君,一百七十馀载,功德基绪比隆汉唐,实异两晋
顷缘奸臣渝盟结怨邻国谋臣失计,误主丧师
遂使生灵被害京城失守
上皇嗣君,致躬出郊,求和军前,两元帅既允其议,已布闻中外矣。
空竭帑藏居民之所积,追取銮舆服御所用,割交河北之地,恭为臣子
今乃变易前议,自败斯盟,致二主衔冤庙社将倾,为臣子之义,安能忍死不论哉?
且宋之于中国号令一统绵地万里覆载之内,疆域为大。
子孙繁衍充牣四海德泽加于百姓前古未有
兴亡之命,虽在天有数,焉可以一城而决废立哉?
西汉绝于新室,而光武乃兴;
东汉绝于曹氏,而刘备据蜀。
唐为朱温篡夺,而李克用父子犹推其世序而继之。
继世之后德泽在人者深,其基广业巨,势虽陵替四海英雄必赴其难,天下之士不敢窥其位。
所谓基广则难倾,根大则难拔,此之谓也。
西晋武帝因宣、景之权以窃魏之神器德泽在人者浅,加以惠帝昏乱五王争柄,自相残戮,故刘渊石勒得以中原
犹赖王导温峤辅翼元皇江左之盛,踰于西京
石晋欺天罔民交结外邦,以篡其主,其于天下也得之以契丹,失之以契丹
少主失德任用非人,而忘大恩,曾无德泽下及黎庶,特以中国藩篱之地以赂夷人天下其何思之哉!
契丹所以能灭晋也。
宋之有天下九世宥德比隆汉唐,实异西晋
大金立之议,可不明天地之意,以考古今之迹哉?
窃观大金今日计议之士,多前日大辽亡国之臣。
画筹定计所以必灭宋者,非忠于大金也,假威大金以报其怨耳。
曾不知灭大辽者,大金大宋共为之也。
大宋既灭,大金得不防闲其人乎?
上皇误听奸臣,因李良嗣父兄之怨,灭契丹盟好之国,乃有今日之难。
然则因人之怨以灭人之国者,其祸岂可胜言哉?
计议者,必欲灭宋之策,在绝两河怀旧之思,除邻国复仇之患而已
又曰大金兵威无敌天下中国之民可指麾而定。
若大金果能灭宋,两河怀旧之思亦不能使之忘?
果能灭宋,徒使宋之宗属贤德之士,倡义天下,竭国力北向,则两河之民,异日抚定之后,亦将去金人而归宋矣。
天生南北之国方域之异也。
晋为契丹所灭,周世宗复定三关,是为晋而报恨
然则今日之灭赵氏岂必赵氏然后复仇也,虽中国英雄亦将复中国之恨矣。
今竭肝胆捐躯命,为元帅言废立之议,以明两朝之利害伏望元帅不恤群议深思国计以辨之于朝。
若用谗言矜己功能非特敌国之义,亦贻患异日矣。
又况祸莫大于灭人之国,昔秦灭六国,而六国灭之;
苻坚灭燕,而燕灭之。
童贯蔡攸土地以奉主欲,营私而忘国计屯兵境上,欲灭辽以取燕云之地。
是时也,契丹之使交驰接踵祈请于前。
之计者,当思国计以从其请,乃欲邀功业以兼人之地,遂贻患于主,而宗社垫危。
今虽焚尸戮族,又何益哉?
元帅威震中原功高在昔,乃欲用离间之论,而矜一己之功,其为国计,亦已失矣,之计可不鉴哉!
自古兵之强者不足恃,刘聪石勒足以制悯、怀,而挫于李矩数千人之众。
苻坚以百万之师,衄于淝水之旅,是兵强不足恃也。
大金去岁问罪中原入境征战,已踰岁矣。
然所攻必克者无他,以大金久习兵革中国承平百年士卒罕练,将帅未得其人也。
自古中国地土甲兵之威,四邻无有将相英雄不乏才。
使异日士卒精练,若唐藩镇之兵;
将相得人,若唐代、肃之臣,大金之于中国,能必其胜哉!
且世之兴王,以有德而代无德,以有道而代无道然后皇天祐之,四海归之。
若邦昌者,在上皇朝专事燕游,不务规谏附会权幸之臣,共为蠹国之政。
今日社稷倾危生民涂炭,虽非一人所致,亦邦昌为之力也。
天下之人,方疾之若仇
若付以土地使主人民英雄必尽起而诛之。
非特不足以代宋,亦不足大金屏翰矣。
大金必欲灭宋而立邦昌,则京师之民可服,而天下之民不可服;
京师宗子可灭,而天下宗子不可灭。
不顾斧钺之诛,戮族之患,为元帅两朝利害
伏望元帅稽考古今深鉴斯言,复嗣君之位,以安四方之民。
非特宋蒙福,实大金万世之利也。
不任惶惧恳告之至,谨具状申。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