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家易说自序(绍兴二十一年五月) 宋 · 郭雍
出处:全宋文卷四○○八
《易》道冥昧于鸿荒之世,包牺氏始画而明之,历数千年,概见于圣人行事,而述作无闻焉。文王重之,然后焕然成章,此文王之所以为文也。迨春秋时,大道不行,独卜筮行于世,孔子于是作《传》大明其道,然后天下复知文王之《易》为大道之书。故自开辟以来,力举斯道而明之者,三圣人而止耳。观三圣人之为心,所以晓天下万世者亦可谓至矣。自孔子殁,微言复绝,至秦汉间斯道大否。汉兴,诸儒仅能训诂举大义,或复归于阴阳家流,大失圣人言《易》之旨。正始中,王辅嗣一切革去,易以高尚之言。然辅嗣祖述虚无,其辞虽美而无用于天下国家,于是《易》为空言矣,又非三圣人所谓《易》之道也。虚无之学,流弊至今,卒无以正之,兹大道所以不明欤。大抵自汉以来,学者以利禄为心,明经秖欲取青紫而已,责以圣人之道,固不可得而闻也。宋兴百有馀载,有明道伊川二程先生、横渠张先生出焉,监前世儒者之弊,力除千馀载利禄之学,直以圣人为师,斯道为己任,岂非古之所谓豪杰之士也哉!其于孟氏之功,圣智巧力之间而已。先人受业伊川先生二十馀年。雍始生之时,横渠、明道久已谢世,甫四岁而伊川殁,独闻先人言先生之道。其所学所行、所以教授,多见于《易》与《春秋》、《中庸》、《论语》、孟氏之书,是以门人率于此尽心焉。且自周公殁,大道不行,五百馀岁而得孔子,孔子殁百有馀岁而得孟子,去圣人世如此未远,而道之难明亦已甚矣,况于孔子殁后千五百馀年,而三先生欲力复圣人之道,其难矣哉!夫先知先觉之士,旷世无有,将使百世之下闻者莫不兴起,岂非三先生之力也欤!雍不肖无闻,甘与草木同腐久矣,重念先人之学殆将泯绝,先生之道亦因以息,惟惧无以遗子孙。于是潜稽《易》象,以述旧闻,用传于家,使毋忘先生之业。道虽不足,志则有馀矣。《孟子》所谓「嘐嘐然曰古之人古之人」者,其庶几欤。绍兴辛未岁仲夏望日,河南郭雍谨序。
按:《郭氏传家易说》卷首,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