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位置
作者
标签
盘庚论中 宋 · 张九成
 出处:全宋文卷四○三六、《横浦先生文集》卷八
盘庚将迁,又恐民当道跋履艰难辛苦,将有怨咨吁叹之事,故先委曲开喻,使之忘其勤劳,而晓其志意也。
自「盘庚作」至「登进厥民」,皆史官形容当日举动精神传录之也。
盘庚之去耿,非玩游逸豫也,惟涉河以民迁而已
又以善言诱弗率之民,大告本心,用诫其有众。
众心浮言所动,务为闭匿,多不以诚际上。
盘庚腹心,以起其诚心,使众皆尊严其心,毋敢轻易
列在庭下也,则又登之使升,进之使前,委曲告之曰:「汝明听我训诲,我有命令,汝毋或荒失,以取祸咎也」。
则又嗟叹而语之曰:古我先王,以心相传无不以敬民为心,而先王之民,亦以保君为心,上下一心相与同其忧戚,故凡一动一作,少有不视天时行止者。
浮如物之浮水一听水之行止,亦如先王动作之顺天时一听天时行止岂敢容心其间哉?
太戊有桑谷之祥,是天亦降大虐于商也,故仲丁以来,随天时行止,而不以旧邑为怀,故至于五迁也。
其所作,岂快一己嗜欲哉?
一视民所利而迁耳!
汝今何不念先王之事所以闻于后世者,惟以敬民为心,故其迁都,意使汝民相与底于喜庆康宁之地,非如有罪而投诸四裔之比也。
我所如此呼召汝众,怀此新邑者,非我自快耳目之玩也,亦以汝民之故而已
盖汝民之志,志在喜庆康宁,今此邦将有荡析离居之灾,故我从汝志,徙于喜康之地。
是以我将用汝迁之亳殷以为安定之计,汝其可慢乎?
然我心所困苦者,以耿邑将有非常之灾,而汝等偃然自安不以我心之困苦者为忧,乃皆听险肤之说,包藏于心,不肯宣露,不生尊君亲上之念,动皆疑贰无复以至诚感动于人主者。
然而汝何能为哉?
汝乃自穷自苦而已
我观汝心,犹若乘舟,理在济涉,而靳固留恋坐观所载,日向臭败
如耿邑理当迁徙,而怀安恋旧,日待非常,与之俱毙。
所以如此无他,亦诚心易间,或进或退。
进闻我言,则有迁意;
退受浮言,则又怀安
往往相与沈溺大祸而后已,略不稽先王故事以从迁徙
至大祸已临,乃方自怒其不迁不知何所济乎?
汝据目前之利,不谋长久之计不思灾患之来,是安其危而利其菑,乐其所亡者岂非大劝忧乎!
倘如意而不迁,是止有今日无后日也。
将相与沦于幽阴陷于死地何得复生人上乎?
我今再训诰汝,汝当一其心,勿听险肤之言,起稔恶之念,以自臭污其所为。
予恐险肤之人倡险肤之说,倚乃身以为奸,迂乃心以为恶,将陷汝于死亡之地。
悯怜汝为小人所劫如此,故丁宁训诰,以迓续汝今之命于天。
虚心下意劝谕,使汝回心向道改过自新耳,岂胁以刑戮之威乎?
以此诚心,敬汝养汝,所以然者,以我念先王曾劳汝祖先,汝乃先正子孙,岂当摈绝汝而不收乎?
所以大能进汝于爵位者,用仁心以怀汝耳,非以威也。
倘我徇汝之意而不敢迁,权柄自下纲纪纷如,是失于政也;
我徜如汝见眷恋久安于此耿邑,是陈于兹也,则幽冥之中,决不我贷。
先王在天,将降罪疾于我曰:「汝胡得怯懦愚暗,以吾之民纳之于死地而虐之乎」!
万民不以生生之计为念,止以目前为利,乃不与同心是非我之罪也。
罪有所归,则我先王将大降与汝罪疾,曰:「何不与我幼孙同心,致我国家有失德乎」!
显明之中,倘有罪罚尚可哓哓也;
幽冥之中,鬼神责罚,自天而降,汝复能聒聒道说乎?
人主断罪以刑,鬼神断罪以疾,曰「降罪疾」者,谓断罪以疾也。
古我先王,与汝祖、父同其劳苦,以养斯民
今汝亦与我畜养此民,汝不惟民之念,乃有戕贼在心
《传》曰:「毁则为贼」。
戕,毁也,「戕则在心」,是贼心也。
包藏贼心陷害斯民,使之趋于死地,汝所为在此,我先王与汝祖父其肯已乎
先王与汝祖父相安我国不安先王不安先王不安则汝祖父不安矣。
祖父不安,则将如之何
将断汝、弃汝、不救汝,使之以疾而死也。
迁都之举,民平时藏蓄不免暴露,将有见之而动心者,则有作誓鬼神曰:「凡我乱政同位之臣,敢怀奸心,乘权挟势贪饕,兼有他人贝玉者,则汝祖父大告先王,曰作大刑于朕孙,开道高祖,大降不祥
非特使汝疾病而已,将使汝家有非意之祸、仓卒之变,凡人不祥,皆当萃于汝矣」。
则又总而告之曰:「呜呼
今我告汝不可易也。
汝当久敬之无懈怠大忧之无轻忽,使我与汝同心一德无相绝远矣。
相绝远则死生异路矣。
不可并为一党牢不可破,当各分其心,谋长久之计,从我以迁也。
人人自有中道,今所见偏颇中道掩没
倘如我训,各求长久,则中道自见,惟理是趋,是设中于心之义也。
乃有不吉不道凶残小人不守常分颠越不畏刑法不恭,暂遇一时之利,而为奸于外,为轨于内,以相结约,将为盗贼,以掠夺人之所有者,我岂贷汝哉?
小罪劓之,大罪殄灭之,无遗子孙无易种类于此新邑
今我此迁,将大变斯民士君子,岂容凶残小人盗贼遗类杂于其间哉?
则以迁徙之间,必有此事,不可不预防也。
矣哉
将为生生长久之计,故今我用汝以迁,永建汝家国矣」。
盘庚告戒,动以鬼神动之,何也?
此风既行,得无有奸人倚此以为奸乎?
盖各一时风俗不可以后世之见而可否之也。
商人敬鬼,盘庚风俗衰弊训诲不能遽革之故,因其所畏而警戒焉。
然亦岂诳误之哉?
幽明一理也。
古人有言曰:「明则有礼乐,幽则有鬼神」。
是明之礼乐,即幽之鬼神也。
得罪于人者,必得罪于天,而民爱之者,天亦必爱之也。
兹理之自然无足怪者,学者深思而谨取之。
背景地图 当代地名
文中地点一览(电脑自动提取,难免有误,仅供参考)